有沒有想過20年後,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樣子?
大家都很迷茫,如今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孩子當下的教育能不能跟得上未來社會的變化?他們哪些能力是將在20年後具有競爭力的?
那麼,面對世界的千變萬化,究竟什麼樣的孩子才能在20年後,依然保持競爭力?
每個孩子在剛出生時,都會對這個未知的社會充滿好奇,總是想一探究竟,這便是科學界常說的科學精神。
「被亂動」、「別亂問」,類似的話,家長總是不厭其煩的跟孩子說過,這很可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殺手」。
當下需要父母早點意識到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興趣。
如果不等孩子好奇和探索,就早早將各種知識強行「灌輸」給他們,孩子的好奇心就得不到滋養,興趣很容易磨滅。
等孩子長大了,可能最討厭的就是學習,也討厭接觸新的東西,真的變成了「厭」。這樣的孩子在未知和變化的世界中也可能會最早被淘汰。
和孩子所學的知識相比,對事物產生的興趣的能力,才能和未來銜接起來,保證孩子在巨變中仍有不斷探索的精神,依然具備競爭力的核心素養。
讓人尊敬的人是那些能夠創造產業、創造就業崗位的人。
未來究竟會怎麼樣,現在誰也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而生命中所有的活動,最重要的莫過於創新了,還有面對不確定的未來能夠靈活應對的能力。
因此,相對於了解孩子在學校是否聽話、成績如何,我們更應該關注孩子時候有創新、創造力。
保持好奇心的孩子創造力一定不差。奇思異想是孩子創造思想的源泉。「五彩樹」、「藍太陽」並不是胡鬧,也不是瞎想,這是孩子獨特思維的體現。
人工智慧時代來臨,只有創造力才能讓人超越機器人。家長們應該注重培養孩子不斷創新的能力,讓孩子以創新的觀點和態度解決問題、適應未來的生活。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孩子會哭會鬧,家長也會有煩惱的時候。
當孩子哭鬧時,家長正確的引導不應該是壓制孩子的情緒,而是讓孩子正確認識到什麼樣的宣洩方式是有效的,從而在下一次情緒爆發時,能夠懂得處理情緒,平復心情。
學會處理情緒,孩子的心理才能健康,才能學會抗壓。擁有管理情緒的能力,日後即便是處於逆境,孩子也能夠在強大內心的彈力下,轉化情緒帶來的巨大波動和傷害。
這樣,才能保證孩子遇到挫折時,想辦法解決,而不是逃避問題。孩子的人格才能夠更加完整,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
延遲滿足能力不是單純的忍耐力,而是一種權衡能力和判斷能力的體現:懂得並判斷出通過付出一定代價能獲取更大的利益,由延遲滿足能力延展出來的選擇力、判斷力和權衡能力的重要性。
世界變化更快,所提供的選擇也很多,而要在眾多選擇中懂得如何取捨,如何權衡和判斷則顯得尤為重要。
所以,家長們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不要將孩子放在被動的位置上去管控和學會忍耐,而是要讓孩子逐漸發展出掌控自我的能力,從被動走向主動,不斷提高自控能力。
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對自己會有一種認知:我想要什麼?我的理想是什麼?我擅長什麼?我想有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我應該怎麼做?
未來遙不可及,或許我們如今學習的很多知識在不久的將來會被淘汰。面對這個變化的世界,家長們應該培養孩子堅強的內心,以及強大的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不僅是學習知識的能力,還包括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我成長的能力,處理突發事情的能力。
世界瞬息萬變,但是孩子們也能用更積極的方式來應對每一次意外,順應變化,不斷學習,充實自己。
總而言之,傢伙在那個應該注重培養孩子健全的心智、獨立的創造能力、強大的學習能力以及完善的人格。
除此之外,動手能力強、善於思考的孩子等,都將會在20年後成為具有競爭力的核心。
父母要幫助孩子的不僅僅是當下的學習成績,而是要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未來,幫助孩子在少年時期養成良好的習慣。
我是80後寶媽,讓我們一起精緻育兒吧!喜歡的記得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