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克羅埃西亞,若不是往返飛薩格勒布(Zagreb),我甚至都不知道克羅埃西亞的首都是它。它似乎也總會被人忽視,被斯普利特、杜布羅夫尼克的光芒掩蓋了。
但它確實不太像首都,卻是整個行程中,我所看到的最有生活氣息的城市。首都原本應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但在薩格勒布,似乎只見到了「文藝」。城市中有眾多的博物館和藝術畫廊,現代藝術隨處可見。不僅於此,每年有各種藝術節在薩格勒布舉辦。
薩格勒布應該算是既年輕又古老的城市,說它古老,是因為其有據可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094年。而這個名字真正出現,則是到了16世紀,克羅埃西亞議會首次成立,1557年,薩格勒布首次被提及為首都。到了1621年,這個城市被選為克羅埃西亞總督府的所在地。
說它年輕,是因為其成為首都也不過二三十年。巴爾幹這塊土地向來就不太平,19世紀,經過了瘟疫、地震、火災和戰爭的薩格勒布再次崛起,興建了許多具有文化意義的建築和機構,其中就包括建於1874年的大學和1890年的國家劇院。20世紀早期,薩格勒布更是飛速發展,短短20年人口就增加了70%,前南斯拉夫時期更是僅次于貝爾格勒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全國的經濟中心。1991年前南解體,薩格勒布順理成章地成了首都。
在風輕雲淡之中,薩格勒布獨有自己的文藝風情和恬淡生活。悠久的咖啡館文化、眾多的博物館與畫廊以及隨處可見的現代藝術構成了這座城獨有的氣質。
薩格勒布旅遊局官網上是這樣介紹她的:「經曆數個世紀在周邊山區發展起來的兩個中世紀殖民地漸漸形成了今日的薩格勒布,最早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1094年。它是一座古老的中歐城市,幾個世紀以來,這裡一直是科學文化的中心,如今還成為了商業及工業的中心。
充滿魅力的老城區大街小巷都瀰漫著藝術氣息,老城分為上城區和下城區,教堂、市政廳等古建築組成的老城(上城區);廣場、商業區、歌劇院組成的新區(下城區)
我在薩格勒布所住的地方,屬於上下城區的交界處,沿著長長的階梯往下走,就到了下城區的主街。
沿著主街上的有軌電車道一直走,就到了下城區的中心——耶拉契奇總督廣場(Ban Jelačić Square)。廣場始建於17世紀,1850年得此名。1866年,廣場中央矗立起耶拉契奇總督騎馬塑像。二戰後,廣場更名為共和國廣場,耶拉契奇總督塑像也由游擊隊員塑像取而代之。1991年克獨立後,耶拉契奇總督塑像被從博物館中搬了回來,廣場又恢復了舊貌。
耶拉契奇(1801-1859),1848年就任克羅埃西亞首任總督,曾在奧匈帝國的軍隊中服過役,1841年晉升為中校,任第一總督軍團指揮官。在歐洲大革命期間,成為克羅埃西亞人民反對奧匈帝國,爭取克羅埃西亞獨立的象徵。
廣場前的街道是下城區的主街,四處飄著麵包、披薩甚至是烤栗子的香味,藍色的有軌電車緩緩駛過。
薩格勒布除了她的藝術標籤,還有一個重要的標籤就是慢咖啡。在城區有一條主要的酒吧咖啡店街道,當地的特色就是慢咖啡。放下匆忙的腳步,點一杯咖啡,然後和朋友聊天,或者自己一個人享受午後的陽光,這就是典型的薩格勒布生活方式。
慕名前往前AC米蘭球員博班的咖啡屋Chocolat 041,地址是Masarykova ul.25, 10000, Zagreb。克羅埃西亞球員博班,曾在AC米蘭效力,退役後回到薩格勒布,開起了這家咖啡屋。博班將義大利製作咖啡、巧克力蛋糕和冰激凌Gelato的手藝也都一併帶回了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