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和女友感情非常甜蜜,她提議咱們生個娃吧。我想了一下拒絕了她,最後我倆也分了手。多年過去,我在想,如果我們當時結婚生了娃,現在會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導演保羅(左)
一段戛然而止的感情,五年後孵化出一部電影《海市蜃樓》,來自西班牙導演奧里奧爾·保羅。
導演名兒聽著陌生,可提起他的前作,相信很多人都會發出「哦」的長聲——
懸疑犯罪片《看不見的客人》(以下簡稱《客人》),兩年前在中國上映。從導演到主演到國別統統不占觀眾緣優勢,最終卻憑著超強口碑(豆瓣8.8、貓眼9.4、淘票票9.2)逆襲成年度黑馬之一,以1.72億成就西班牙電影在國內票房冠軍。這其中,光豆瓣就有26多萬人打出五星滿分,好於98%的懸疑片及犯罪片。
這個75年出生的導演,就此一戰成名,人送外號「反轉王」。
《看不見的客人》有國際影響力背書後,他才算有了更大的話語權與創作自由,新作《海市蜃樓》就是更燒錢的科幻類型混搭他愛玩的懸疑題材,是更升級版的《客人》。
升級在哪兒?以經典密室殺人案開始的《客人》,是用雙層嵌套結構解謎兩場兇殺案。
《看不見的客人》猜中開頭可卻猜不到結尾
細節環環相扣,布下緻密的網,一層層反轉在最緊要關頭亮出致命獠牙,狠狠將「原來是這樣」一馬。
《海市蜃樓》呢?在懸疑基礎上加入科幻片最常見的母題之一「平行時空」,時空更複雜,人物更多元,燒腦效果更顯著。
故事從一個標誌性時間節點切入。1989年11月9日,全世界電視觀眾目睹了柏林上演的動人一幕:長久以來作為東西方對抗最有力標誌的柏林圍牆倒塌,有1%的東德公民湧入西德,與他們自1961年因關閉邊境而被迫分離的親友們再度團聚。
暴雨將至,目睹這一歷史事件發生的小男孩尼克,並未意識到他的生活也將發生重大轉變。
他像往常那樣彈琴、錄歌,直到聽到對面鄰居家巨大爭執聲響。忍不住好奇心的他踏進鄰居家一探究竟,卻撞見一具鮮活的女屍和提著刀子下樓的丈夫。倉皇逃走的尼克,被車撞而亡……
打小就沉迷於阿加莎·克里斯蒂、柯南道爾等作家推理探案小說的導演保羅,視「懸念大師」希區柯克為神。同希區柯克一樣,以兇殺起的《海市蜃樓》,在一開始就拋給觀眾「麥高芬」接招。
何謂「麥高芬」?在希區柯克那裡,它特指一些劇情中一開始似乎十分重要,是劇中角色焦點的敲門磚。它是《蝴蝶夢》中的麗貝卡,《三十九級台階》中的間諜組織,也是《海市蜃樓》里的初始之謎:男人是否真的殺妻?
沒錯,從男孩尼克之眼,我們看到的是丈夫手裡拎著滴血的刀子;可好的懸疑片真理總在於「第一眼所見並非現實」,用《看不見的客人》里的話來講,即是「一定要注意細節,細節暴露了一切。」
男人乾淨得不見血點的白背心,乍見尼克時震驚多過畏懼的言語和微表情,不帶一絲反抗的招供……透露著太過聽天由命的反常。
而事件順轉到尼剋死後25年的11月9日,維拉(阿德麗安娜·尤加特飾)與家人搬進了尼克住過的這所房子,一場持續72小時的暴雨即將來臨,怪事亦接踵而來。
在廢棄小屋裡他們發現了老舊的電視機、錄像機和一大盒錄像帶。
是夜,一家人好奇地聚在一起觀看電視機,誰料空蕩蕩的錄像機里居然播放出一段影像。
沒錯,正是25年前的今天,那個叫尼克的小男孩臨前最後一段影像記錄。
原來,一場和25年前一樣的雷電造成時空扭轉,讓兩段時空交錯,使得維拉能和電視機里過去的男孩尼克實現跨時空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