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爸曾不止一次痛心疾首地講過,對孩子的蛀牙一定要嚴防死守,牙刷牙線甚至漱口水一個都不能少,
可是,天天 叮囑每天早晚刷牙、洗臉,勤洗手,少玩手機,我們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道理都懂,就是不想動」,怎麼辦?
也許這是人類的天性吧,總是更傾向於「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必須真真切切感受到視覺衝擊,才能震撼到內心裡去,再由內而外生出行動的內驅力。
所以,當常爸看到下面幾組照片,不想再說教,只想直接丟給常粉們, 看看這就是我們沒有清潔的牙齒、牙刷、手機、小手,放大1000倍後的樣子。牆裂建議喊孩子一起看,這是一堂 看一眼就勝過嘮叨一千遍的生活衛生習慣培養課。
沒有刷的牙齒上,細菌堆積如山
我們一起看細菌爬上來
先讓大家直面沒有刷的牙齒是什麼樣子吧。
研究人員用掃描電子顯微鏡拍攝照片,再通過數位手段或者手動對圖像著色,最終讓我們看到了口腔裡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外星生物入侵者」。
生活中天天看到黃黃的牙齒已經習以為常了是不是?
把牙齒放大,「大石頭」一樣的牙齒「溝裡」,赫然鋪著一層黃色的「泥土」—— 黃色牙斑,這就是牙齒黃黃的原因。
把牙斑再放大,會發現它上面緊緊地貼著一層藍色地毯一樣的球形細菌,偶爾還夾著幾顆紅細胞。
(強迫症表示,超想立刻把它們刷光光啊!)
除了球形菌,還有染成粉色的牙斑菌,這貨黏黏糊糊,絲絲縷縷,身形完全可以攻佔牙齒的每一個角落。
口腔中還有長得像深海怪物一樣的細菌。
此刻有沒有想去刷牙的衝動?拿出你乾乾淨淨的牙刷吧!
可是,刷完牙再把牙刷放大看一下,呃……上面沾滿了嘴裡的牙斑菌——現在知道為什麼牙科醫生要提示大家每三個月換一次牙刷了吧!
如果經常不徹底刷牙的話,牙齒逐漸會被這些細菌「吃」掉,就像石頭風化一樣脆弱崩壞。
不僅如此,這些黏糊糊、油膩膩的細菌,還會隨著呼吸、口水、食物進到腸胃,到肺,堂而皇之地走向身體深處……迄今為止,有大量研究證明,口腔細菌和心血管疾病、胰腺癌、結腸直腸癌、類風濕性關節炎和早產有關。
廢話不多說,一定記得早晚刷牙!刷牙!刷牙!
手機有多髒?相當於你抱著馬桶圈吃飯
吃飯,看手機。帶薪拉屎,看手機。下班擠地鐵,看手機。上床睡覺前,也得看會手機。
手機每天跟著我們去任何地方,有機會沾染到各種細菌,但是,我們經常洗手,卻幾乎不洗手機。
我們雙手給手機裹滿一層油脂、鹽分、水分,成為細菌的食物;手機運行產生的熱量溫暖著它們;如果手機還帶手機殼,那簡直就等於給它們蓋了個隱蔽的窩。
細菌是給點陽光就氾濫的傢伙,條件這麼好,能不瘋長?有研究發現,一個中學生的手機,就是集聚了17032個細菌的巨大遊樂場。
(薩里大學的學生把手機屏在瓊脂培養基上貼一下,3天後細菌的瘋狂肉眼可見)
從有傳染性的大腸桿菌、流感病毒和超級病菌MRSA,到無害的金葡萄球菌、微球菌、酵母菌、莫拉氏菌和芽孢桿菌,經常是二三十種細菌一起在手機上安家。
我們都知道,人們不可能生活在一個無菌環境,物品帶些細菌很正常。那手機上沾的這些數量的細菌是髒還是不髒呢?
Insurance2go的研究人員 用棉簽擦了擦某款手機的螢幕和馬桶圈,取樣培養,測試好氧細菌、酵母和黴菌的含量。
(馬桶細菌含量)
(某款手機螢幕細菌含量)
仔細對比對比培養基裡星星點點的密集程度,手機螢幕的細菌多到讓人驚訝,處女座的我恨不得拿塊紙巾狠狠把它擦乾淨!
馬桶因為骯髒臭名昭著,手機因為豐富與我們親密無間。可是萬萬沒想到,大家都知道馬桶髒所以會經常清潔,使用公共馬桶也是要墊好幾層紙才敢用,但卻都沒想過手機髒而忽略清潔, 導致手機攜帶的細菌是馬桶的10倍!
原來,我們吃飯時候抱著刷的不是朋友圈,是沒刷過的馬桶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