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帶孩子去旅行,因為真正的教育在路上

作者:CUP       2019-05-20 05:19:06


旅行的好處不言而喻。童年經歷對孩子的浸染遠比父母想像得更大。行走在路上,讓他們更多地見風景,見人文,不僅是薰陶孩子的眼界,增加他們的見識,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他們的大腦。在孩子成長的早期,著意於給孩子更豐富的探索和體驗,會讓孩子的人生底色更靈動、更豐滿。

01

最近,臺灣一位媽媽帶2歲女兒跟團參加歐洲十日遊。因為女兒哭鬧不止,影響到團員,因此遭到謾駡「不會把小孩抓起來打死嗎?」

這位媽媽深感歉意,卻也十分委屈,發文希望對帶小小孩的媽媽能多一些包容和體諒。

這位媽媽說,自己有五個孩子,卻是頭一次遇到這種事情。

言下之意,自己是一個非常有經驗的媽媽,小孩子哭哭鬧鬧很正常,而只是團員太敏感。

可是,同游的團員,好容易請出假期、調整好心情,花費巨額金錢出門旅行,卻要在一路上不斷被打擾,體驗可想而知。

溝通無果後,衝突終於在第四天爆發。

先撇開團員的忍受極限和媽媽的委屈不說,看視頻,小朋友聲嘶力竭的哭喊聲,就足以讓人心疼。

時差13個小時,長時間遠距離的飛行,對於一個不到兩歲的孩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評論裡,有人說,帶小孩子去旅行,是「花錢買罪受」。而且,孩子那麼小,不管去哪都沒印象,去了也白去。

而且,對於孩子來說,交通工具的顛簸,和新環境的適應,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危險的挑戰。何況,大人又要拿行李,又要照顧小孩,誰都玩不好。

那麼,問題來了:很小的孩子,不可以帶著去旅遊嗎?有了孩子之後,媽媽就應該收心養性,老老實實呆在家裡嗎?

並不是。

認識世界,是不需要年齡限制的。

任何年齡出行,都有屬於那個年齡的驚喜。

為什麼要帶孩子去旅行,因為真正的教育在路上

02

在日本和歐美的一些國家,帶嬰兒,低齡兒童外出旅遊已經是很普遍的了。

在國外,經常會看到一些外國人手推嬰兒車,或者懷抱嬰兒全家出遊的場景。

2017年4月,日本的株式會社DeNA對1151名20歲以上的男女的問卷調查,第一次帶孩子旅行的時候是幾歲?

42.1%的人回答是「1歲未滿」,75%的人回答是「3歲未滿」。

他們認為享受親子時光,旅行是最好的選擇,這和年齡是沒有太大關係的。

近年,隨著中國經濟加速發展,家庭收入不斷增長,低齡化的親子遊,也將成為旅遊市場的主流。

據途牛旅遊網資料顯示,80後人群在親子游成人遊客中的人數占比超過5成。按照男女比例劃分,女性又以超過六成的占比,成為絕對主力。

航空公司規定,孩子滿14天就可以一起乘坐飛機。而火車和客車,是沒有年齡限制的。從理論上來說孩子不滿一歲,就可以跟著父母去旅行了。

0到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這段期間寶寶的神經突觸會迅猛發育,孩子三歲時,腦容量可以達到成人的80%。

即使三歲的小孩記不住那些名勝古跡,但是絕不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毫無印象,也毫無好處。

對於孩子來說,任何事情,都要親自用眼睛看、親自用耳朵聽,所留下的印象,才是最真實和最生動的。

對於小小孩來說,出行是一件艱難的事情。因為他每天要有固定的時間去睡覺,體力也支撐不了長時間的玩耍。

可是,讓他知道,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之外,還有別的地方存在,有不同的風景、不同的人,這很重要。

孩子稍微長大些,學會了體驗。他們更需要去看沒看過的風景,去見沒見過的人種,去聽沒聽過的聲音。

整個世界展開在他們面前,對於建立他們的世界觀來說, 有很大的益處。

為什麼要帶孩子去旅行,因為真正的教育在路上

03

許多父母會說,自己旅行是旅行,帶著孩子旅行是工作。

的確,帶孩子旅行很辛苦,可是,帶孩子旅行,在一心一意的照顧和陪伴中,在陌生風景和人文的刺激下,特別容易迸發驚喜。

而哪怕一秒鐘的驚喜,也足夠彌補一程的辛苦。

蘋果是個特別嘴拙的孩子,可是他幾乎每次開口,都是在旅途中。

第一次,是十個月時,帶在他京郊的農家樂,傍晚,漫步在螢火蟲飛舞的鄉間小路,他忽然就看著張先生說,「吧吧吧吧吧吧……」

十七個月時,身邊很多孩子都會說話了,他基本只會爸爸媽媽和啊啊啊啊,可是有一次,在一個農莊裡,我帶他在河邊玩鵝卵石,他忽然舉起來對著我說:「嘰豆」。

那真的是讓人落淚的美好瞬間。加上美景和好心情的陪襯,後來的任何時候,我想起他站在水邊,舉著一塊石頭說「嘰豆」的樣子,都會嘴角上揚。

旅行的好處不言而喻。童年經歷對孩子的浸染遠比父母想像得更大。行走在路上,讓他們更多地見風景,見人文,不僅是薰陶孩子的眼界,增加他們的見識,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他們的大腦。在孩子成長的早期,著意於給孩子更豐富的探索和體驗,會讓孩子的人生底色更靈動、更豐滿。

01

最近,臺灣一位媽媽帶2歲女兒跟團參加歐洲十日遊。因為女兒哭鬧不止,影響到團員,因此遭到謾駡「不會把小孩抓起來打死嗎?」

這位媽媽深感歉意,卻也十分委屈,發文希望對帶小小孩的媽媽能多一些包容和體諒。

這位媽媽說,自己有五個孩子,卻是頭一次遇到這種事情。

言下之意,自己是一個非常有經驗的媽媽,小孩子哭哭鬧鬧很正常,而只是團員太敏感。

可是,同游的團員,好容易請出假期、調整好心情,花費巨額金錢出門旅行,卻要在一路上不斷被打擾,體驗可想而知。

溝通無果後,衝突終於在第四天爆發。

先撇開團員的忍受極限和媽媽的委屈不說,看視頻,小朋友聲嘶力竭的哭喊聲,就足以讓人心疼。

時差13個小時,長時間遠距離的飛行,對於一個不到兩歲的孩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評論裡,有人說,帶小孩子去旅行,是「花錢買罪受」。而且,孩子那麼小,不管去哪都沒印象,去了也白去。

而且,對於孩子來說,交通工具的顛簸,和新環境的適應,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危險的挑戰。何況,大人又要拿行李,又要照顧小孩,誰都玩不好。

那麼,問題來了:很小的孩子,不可以帶著去旅遊嗎?有了孩子之後,媽媽就應該收心養性,老老實實呆在家裡嗎?

並不是。

認識世界,是不需要年齡限制的。

任何年齡出行,都有屬於那個年齡的驚喜。

為什麼要帶孩子去旅行,因為真正的教育在路上

02

在日本和歐美的一些國家,帶嬰兒,低齡兒童外出旅遊已經是很普遍的了。

在國外,經常會看到一些外國人手推嬰兒車,或者懷抱嬰兒全家出遊的場景。

2017年4月,日本的株式會社DeNA對1151名20歲以上的男女的問卷調查,第一次帶孩子旅行的時候是幾歲?

42.1%的人回答是「1歲未滿」,75%的人回答是「3歲未滿」。

他們認為享受親子時光,旅行是最好的選擇,這和年齡是沒有太大關係的。

近年,隨著中國經濟加速發展,家庭收入不斷增長,低齡化的親子遊,也將成為旅遊市場的主流。

據途牛旅遊網資料顯示,80後人群在親子游成人遊客中的人數占比超過5成。按照男女比例劃分,女性又以超過六成的占比,成為絕對主力。

航空公司規定,孩子滿14天就可以一起乘坐飛機。而火車和客車,是沒有年齡限制的。從理論上來說孩子不滿一歲,就可以跟著父母去旅行了。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為什麼越有錢的人越不開寶馬賓士?上流群體給出了3個理由


婆婆和媽媽都來照顧我坐月子,幾天後我把媽媽趕回了老家


「你們結婚費用自理,份子錢歸我」「婚禮我們不辦了行嗎」


妻子每個月的工資大半都給她父母,幾年後岳母說出實情我淚奔


兒童心理學家:真正毀掉孩子的不是磨蹭,而是父母的快快快


老公帶回莫名其妙的行李箱,婆婆把家裡搬空了,我心如死灰


親愛的孩子,學習很苦,當你想放棄時,一定要看看這14幅漫畫


多少人的關係變了,是因為別人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