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我們旅行的原因:去日本吃魚生壽司、去義大利品嘗意粉薄餅、去泰國吃正宗冬蔭功⋯⋯不同地方都有令人再三回味的美食。匠造君為你盤點二十款人生必食的世界美食,跟著美食去旅行!
馬來西亞咖喱叻沙
叻沙又稱喇沙,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地道食品。由馬來人、華人、娘惹等不同文化混合的美食,分為咖哩叻沙和亞參叻沙兩種。咖哩叻沙使用椰奶咖哩湯頭,多搭配米粉、瀨粉或黃麵;亞參叻沙則是用魚湯,其味道特色是又酸又辣。叻沙的湯底主要是蝦米、辣椒、椰漿、南姜、香茅、蝦膏、蒜茸等材料,把它們先攪爛炒成叻沙醬,之後便可把醬加水煮成湯,香濃惹味。
冷當咖喱雞
冷當咖哩是用咖喱烹制的燉煮肉食,據說起源於西蘇門答臘島的巴當。傳統的冷當以牛肉為主料,配以椰奶、高良姜、檸檬香草、青檸檬葉和其他香料。這道佳餚要燉煮數小時,直到所有汁水收干,香味全部被肉吸收。冷當咖哩烹飪時間越長便越美味,因為肉不僅吸收了香料,也變得更加嫩。馬來西亞人認為冷當的味道在出鍋 2-3 天后是最佳。
泰國冬蔭功
在泰文中,照字面解說「冬蔭」指酸辣,「功」指蝦,「冬蔭功湯」直譯成中文便是酸辣蝦湯。泰國是全球產蝦最多的地方,所以冬蔭功湯的主料便是蝦,另外加入大量菌類——較多的是草菇或是金針菇。再加入檸檬草、九層塔、薄荷葉、朝天椒、椰漿、魚露、咖喱等佐料,令味道更多層次。 對泰國人而言,冬蔭功不僅是酸辣蝦湯,更是一種有歷史、有感情的國民料理,每家每戶都有獨特的冬蔭功食譜。
泰國青木瓜沙拉
除了冬陰功之外的泰國名菜一定要數青木瓜沙拉。尤其在悶熱的天氣,品嘗這道酸辣中再帶點木瓜特有的清甜味,簡直是一種享受。整道菜香辣帶酸,口感爽脆,入喉那股檸檬的清新果香,酸、辣、甜、咸、香,讓味蕾應接不暇,十分開胃。
日本鐵板燒
日式鐵板燒是日本料理中最高級別的就餐形式,它不同於中餐的燒烤和韓國燒烤,吃日式鐵板燒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徵。鐵板燒是將食材直接放在熱鐵板上炙烤成熟,這些食材事先不能腌制加工,而是通過高熱的鐵板快速烹調成熟以保留其本身的營養和味道。將最高品質的神戶牛、銀鱈魚、帶子、鵝肝放在鐵板上,肉汁「滋滋」作響,令人食指大動。
Sushi
年輕人非常喜愛的壽司其實有著令人意想不到的歷史和文化。壽司可以說是最能代表日本的味道。數現代日本壽司,除「握鮨」外,尚有「捲鮨」與「箱壽司」兩種。「捲鮨」是把飯、青瓜、吞拿魚、雞蛋與醃蘿蔔等材料用紫菜包捲。「捲鮨」又分為太捲與細捲,顧名思義,大小之分也。
Escargot
法國人一直將食用蝸牛視為時髦和富裕的象徵,每逢喜慶節日,家宴上的第一道冷盤就是蝸牛,最常見的烹調方式是與大蒜和牛油一起烹煮。一般法國蝸牛料理也只能在高級餐廳吃到。法國蝸牛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物,含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和人體無法合成的胺基酸。蝸牛更有清熱、解毒、消腫等作用,能調節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長期食用能養顏美容、延年益壽。
Moussaka
Moussaka是一道希臘名菜,烹調時將碎羊肉、茄子及蕃茄層層疊上,加上酥皮與乳酪烘烤而成。吃起來有點像義大利式的千層面,但又沒有千層味的油膩,是一道令人垂涎的主菜。烤肉端上桌來,希臘人的吃法很特別,必須把這個肉夾在麵包裡面一起吃。
印度咖喱卷餅
用米糊攤成一張香脆的薄餅,包上辛辣香口的薯蓉,然後蘸著椰子酸辣醬、泡菜、蕃茄、扁豆醬等佐料吃,甜酸咸辣融為一味。這是一種極好的早餐,為你提供整個上午所需的能量,而午餐時你可能還想再來一份。
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可謂是中國菜里最有名氣的菜肴,最令人難以忘記的一道極品。香脆甜膩的鴨皮、多汁鮮嫩的鴨肉,配以烤香的麵餅、爽辣的大蔥還有濃濃的甜麵醬,死之前怎麼也得嘗上一回。鴨肉以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讓人一試難忘。
Shepherd's Pie
Shepherd’s Pie是來自英國的傳統料理,是家庭主婦為了處理吃不完的肉類而無意間研發出來的美味餐點。雖然是Pie,但卻不含麵粉,通常是利用周日燒烤吃剩的肉,切碎並混合一些蔬菜及肉汁做成餡料,然後在餡料上層以馬鈴薯泥覆蓋烘烤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