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武打明星都渴望開創一個屬於自己動作片的時代。
成龍詼諧幽默,李連杰俠骨柔腸,甄子丹兇猛暴烈,趙文卓瀟灑俊逸,而四十多歲的吳京,則用兩部《戰狼》,定義了自己的硬漢形象。
2017年,《戰狼2》一經上映,勢如破竹,以56.8億的票房橫掃市場。一夜之間,吳京成為熱門人物,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這個一直不溫不火的演員。
從武打小生,到著名導演和演員,這條路吳京走了整整20年。
1982年,當師兄李連杰成功轉型,以一部《少林寺》從成績斐然的運動員,變成火遍大江南北的大明星時,吳京還在武術學校揮灑汗水。
武術世家出生,6歲就進武校習武的吳京,沒什麼天分,全靠一股韌勁兒。
回憶起習武,吳京想到最多的,是重複而辛苦的訓練:正踢腿一千,側踢腿一千,外掰腿一千,翻腰五百……
小時侯的吳京也是個淘小子,偶爾因為太累想休息,逃課發現後,吳京爸爸翻身一腳,把吳京踹出7米遠,打那以後,他再也不敢開小差。
踏實和堅持換來的是榮譽,12歲,吳京就拿下了全國武術比賽拳槍刀冠軍。
傷疤是習武之人的勳章,皮肉之苦,吳京從小嘗到大。
6歲被打斷鼻樑,8歲腦袋被打開瓢,9歲斷過胳膊……最嚴重的是14歲那年,因為訓練腰部神經受損,吳京下肢癱瘓。
對於一個愛動愛跳的少年來說,這無疑是晴天霹靂。
醫生搖搖頭讓他做好最壞的打算,但是吳京不信這個命。
整整兩個月,他每天堅持翻身鍛鍊,忍著劇痛站起來蹣跚走路,最終戰勝了自己。
這件事給了年少的吳京很大的信心,「如果我可以重新走路,我可以被迫地重新開始的話,我還有什麼做不到的?」
回校的吳京更加勤奮,但是18歲那年,因為傷病,他的人生出現了分水嶺。
身體已經不再適合武術競技,自己又能做什麼?
吳京擺過地攤,做過小販,生活的重負和武術夢的破滅,讓他一度懷疑自己。
還好,還算幸運,這一次,吳京撞上了電影。
年輕時候的吳京,長相清秀,笑起來青澀陽光,和硬漢完全不搭邊。
1995年,他經師傅引薦,出演了第一部電影,《功夫小子闖情關》。
據說,導演張鑫炎第一眼就看中了吳京,不單誇讚他的好身手,還笑稱,吳京笑起來像個包子,和自己的兒子有三分相像。
隨後幾年,吳京參演了不少影視劇。
《太極宗師》里的內家拳宗師楊昱乾;
《小李飛刀》里的阿飛;
《策馬嘯西風》里的孟星魂;
《倩女幽魂》里的諸葛流雲……
吳京演遍了各類角色,在圈子裡打出了「功夫小子」的名號。
但是他卻對此感到厭倦,10年過去,他心中那個屬於自己的電影夢依舊鮮活,他渴望人生的突破。
管他成與敗,都要嘗試才行,吳京單槍匹馬,選擇南下「港漂」。
2005年,《殺破狼》在香港上映,人們在洪金寶,甄子丹,任達華等一眾大咖中見到了吳京的身影。
吳京飾演一個沉默寡言的殺手。
逼仄的巷子中,甄子丹與吳京的精彩對決令人印象深刻。
精準,狠辣,暢快淋漓。
有人評價吳京,「吳京,那場打戲你的表現實在太精彩了,滿眼的仇恨吶~」
吳京笑著回答,「兄弟,那是真疼。」
短短45秒的戲,兩人打斷了四根木棍,拍完後,吳京的手腕都抬不起來。
人們發現,「拚命三郎」吳京,風采不減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