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傑倫則透露,自己從4歲開始學琴,還被要求每天練2個小時,小時候又非常好動,根本坐不住,媽媽葉惠美就會拿著藤條,默默地坐在一旁督促。每當聽見窗外別的孩子們在外頭嬉戲打鬧玩遊戲的聲音,自己心裡就很難過,「為什麼別人都在玩,而我要學鋼琴」,但奈何藤條的威嚴,只能繼續練習。
1
前段時間, 粉絲橫跨70、80、90、00後的周董又上熱搜啦!
這次,他在謝霆鋒的王牌節目《鋒味》中大秀琴技,即便是拿蘋果、香蕉、鳳梨彈琴,還是易如反掌!
這波炫技不僅網友喜歡,就連謝霆鋒也是羨慕不已。
他說:「我真的很恨我自己,很後悔,很心痛。每次看見你彈的時候,我就後悔為什麼當初不像傑倫一樣聽媽媽的話?」
看到滿眼羨慕的謝霆鋒,小花深有感受,為什麼自己小時候不好好學點東西呢?
當然,我們後悔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家長在我們小時候的教育態度。
周傑倫坦言,自己 學琴 是被逼的。
他說,自己也不是從一開始就對鋼琴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當媽媽發現自己對音樂有天分時,就拿出家裡的積蓄,為他請最好的鋼琴老師,也買了一架好鋼琴,4歲開始每天必須練夠兩小時。
他還說,很羨慕其他小朋友在外面玩,而且不止一次的想,為什麼別人在那看漫畫,我卻在學畫畫對著鋼琴說話?別人在玩遊戲,我卻靠在牆壁背我的ABC?
他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媽媽很嚴厲,但也恰恰因為母親的嚴厲,讓他彈好了鋼琴。
當謝霆鋒問他:「你那麼小,能坐得住媽?」
周傑倫笑著回答:「不可能坐得住,所以我媽媽會拿著藤條站在旁邊,但是現在真得很感謝她,所以我寫了《聽媽媽的話》。」
或許,沒有周媽媽當年的「逼迫」,就不會有今天的周董。
縱觀周傑倫今日在樂壇的地位,不禁想到那句話:你曾經吃過的苦,總有一天會笑著講出來。
很多時候,人生無非兩種模樣:先苦後甜,先甜後苦。
為人父母,如果我們不逼孩子一把,真的不知道自孩子的潛力有多大。
2
在電視劇《家有兒女》中,有一段對話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劉星和小雨怪媽媽劉梅小時候沒給自己報興趣班:
劉梅說委屈地說:「小時候給你報這班那班,想讓你學,你自己不學啊!」
劉星回:「我不願意學,你就不讓我學啦!那時候我還小,我還不懂事,難道你也不懂事嗎?您就應該從小培養我、教育我,從小您就得逼著我學呀……」
劉梅瞬間啞口無言。
有時候,孩子的童年過得沒一點壓力,長大了未必對父母心存感激,反而,他們也會後悔當初的輕鬆放縱,甚至反過來責怪父母。
在節目《嚮往的生活》中,Angelababy和劉憲華的一段談話讓很多人有共鳴。
Angelababy:你小時候是被父母逼著學小提琴的麼?劉憲華說:對,被逼著。Angelababy:那你小時候願意嗎?劉憲華:我不願意,一直到我十一二歲,就一直不想拉,後來我參加了第一個比賽,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喜歡了。Angelababy:那你現在感謝父母嗎?劉憲華:非常非常感謝。Angelababy(悵然失落):為什麼當初沒有人逼我?
我想,我們都曾有過和Angelababy一樣的想法:為什麼小時候爸媽就沒逼自己一把呢?
父母的逼迫可能嚴厲,卻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3
我們都希望孩子長大後出人頭地,有所成就,但是僅僅對孩子嚴厲,逼孩子學就夠了嗎?
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
逼孩子很容易,但是如何逼孩子,逼到什麼程度,往往是家長們掌握不好的問題,一旦家長使錯勁了,害的還是孩子。
綜藝《超能幼稚園》中,4歲女孩朵朵的一番話,讓很多父母都沉默了。
她最不喜歡上的課就是舞蹈課,但她不敢讓家人知道。
才4歲,就已學會為了爸媽開心,做自己並不喜歡的事。
在問及她的感受時,朵朵用了一個「乏」字。
我們能看到朵朵很懂事,但是從心理學角度看,過分懂事的本質是「壓抑、隱藏自己的真實需求,迎合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