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生活在陸地的人們靠耕地為生,生活在海邊的人們則靠捕魚為業。在以前,漁民們捕魚都靠手拋漁網,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捕魚的工具也有了很大的改進,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拖網捕漁船。
眾所周知,荷蘭在17世紀有著「海上馬車夫」的稱號,是當時最強大的海上霸主,而這艘船就是由曾經的海上霸主荷蘭所打造。該船名為貝爾塔斯曼,長約143公尺,寬約18公尺,排水量可達上萬噸,是全球最大的拖網漁船,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的捕魚船。
如此大型的漁船光造價就高達18億台幣,而裝在船上的捕魚設備都是當今最先進的,供給也非常充足,就算在海上連續航行幾個月都是不在話下,所以這艘堪稱海上巨無霸的大型捕魚船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海上收割機」。
據瞭解,這艘船主要是用於捕撈最上層的魚類,主要活動於塔斯曼海、東南亞澳大利亞灣海域以及紐西蘭東部,該船不只在外表上看起來霸氣,工作起來也毫不含糊,一網撈250噸到300噸得魚類綽綽有餘,有時候甚至還會意外撈到鯨魚或是鯊魚。魚類在捕撈上船之後,會被儲存在艙內的大型冷庫內,這個冷庫最多可以容納6000噸的魚類。
如此高效率的漁船,一次出海就可收穫上千噸的魚類,相比之下,造價四個億也的確沒那麼心疼,這樣的利益對於商家來說是喜聞樂見的,但是對於海洋生物來說,可謂是滅頂之災。
可想而知,任憑海洋的魚類再多也架不住這艘捕魚船的大肆捕撈。近年來,面對漁船的過度捕撈,海洋生物數量已經明顯下降。
甚至有專家分析稱,如果不遏制捕撈,21世紀將成為野生海產的最後一個世紀。對此在座的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