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朝代之一,也是最開放的朝代之一,也可能沒有之一。實際上唐朝有一顆極具包容性,能海納百川融合中外的心,有巾幗不讓鬚眉的女皇臨朝,有前衛性感的穿衣風格,有暢所欲言的權利等等。唐朝接近三百年的時間
前前後後出現了六個盛世,其中最為我們熟知的就是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大唐盛世的出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帝王們執政開明,解放思想,出現了人才濟濟的情況。像唐玄宗李隆基在前期,勵精圖治,舉賢任能,出現了開元盛世的景象。直到今天,海外華人仍被稱為「唐人」,足以可見當時唐朝盛世的影響力。唐朝盛世可以說是一個開放的時代,一方面是統治者廣納賢才,讓國家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另一方面體現在思想的開放,唐朝民族風情,對女性的態度,以及對婚姻的處理方式在封建社會時期,可以說是非常前衛。
我們在看《滿城盡帶黃金甲》和《武媚娘傳奇》這兩個關於唐朝題材的影視劇的時候,都可以看到那滿屏明晃晃的大胸脯,即使是我們現在走在大街上,也很少見這種情況,何況是古代封建社會。其實影視劇中的那些鏡頭一點都不為過,唐朝可以說是封建社會中,難得的「女性解放」的一個時代。女性不出門,兼職是不可能,不僅會出門,而且穿著還是分暴露。袒胸露乳的裝束也是時常可見,完全不像封建社會女性,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她們不穿內衣,上胸若隱若現,就如如(方幹《贈美人》)寫道:「粉胸半掩凝晴雪」。
唐朝服飾的改變,其實和當時唐朝人的審美標準有很大關係。我們都知道,唐朝是一個以豐腴為美的朝代,再加上民風的開放,女子也經常因為衣服寬鬆而不慎走光,但好像除了自己的老公,其他男人並不介意,或許是已經習慣了當時的民風吧。
相比於其他朝代,唐朝女子也不像清朝時期,立牌坊什麼的。經濟的繁榮,促使文化融合,人們的一些觀念也在轉變,更傾向於自由婚姻,自由戀愛。女道士到處都有,大部分都是「離婚」女子。當時講究雙修,男女不忌諱在一起,說是修道。
唐朝民風的開放,一方面和經濟的繁榮有一定的關係,其實和和李唐血脈有關。在歷史上也有很多學者討論過,李世民的血統問題。很多人認為李唐出生於鮮卑族的後裔。生活中也融入了大量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漢族受儒家思想薰陶不同,對女性三從四德也沒有那麼嚴格的要求。像很多文獻都說明了,在漢朝時期,為什麼女性不願意嫁給匈奴,主要是因為接受不了他們的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