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膝下有一兒一女,當初為了生計,老人遲遲沒有要二胎,所以當女兒出生的時候,老人的兒子已經十三歲了,按理說,哥哥大妹妹十幾歲,兩人感情應該很好才對,可事實卻並非如此,老人一直都覺得自己挺失敗的,因為兒子從小就特別自私,凡事莫說是讓著妹妹了,有個大事小情的,都要和妹妹爭個高低。
當初女兒出生時,老人為了照顧到兒子的情緒,從來不在他面前對女兒表現的過於親昵。相反的,在女兒稍微懂事兒一點的時候,老人總是對女兒說,哥哥不容易,你要多體諒哥哥……
許是老人的一再叮囑真的起了作用,老人的女兒從小就特別懂事,每當老人買了好吃,好玩的,女孩總是等哥哥吃夠玩夠才去吃剩下的零食,玩被哥哥丟棄的玩具。
老人怎麼也沒想到,她當初自以為明智的教導模式會使得兒子越來越自私。等老人意識到這一切的時候,想要彌補已經為時已晚。那時候,老人的兒子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兒子成家後,老人再也無法過多干預兒子的事情。
老人的女兒學習特別優秀,在女兒考上大學那一年,老人的兒子突然提出想要在市裡買房,讓老人給他投資,可是老人手裡的那點錢是準備給女兒讀書用的,老人不肯給兒子,兒子就在家裡各種作,各種鬧,堂堂七尺男兒動不動就拿上吊威脅老人,最後善良的小妹妹怕了,她告訴老人,她不讀大學了,勸老人把錢給哥哥買房子。
老人的兒子在市裡經營著一家饅頭房,生意還算不錯,可是因為老人的兒子為人太狹隘,加上工作又太累,給他打工的人都干不長,自從老人的女兒輟學後,老人的兒子就把主意打在了妹妹身上。他說讓妹妹給她干,等將來妹妹結婚時,他給妹妹陪送一輛二十萬的轎車。
老人的女兒雖然不願意干這又苦又累的活兒,可為了一家人的和睦,她只能咬牙給哥哥干。這一干就是六年,六年來,妹妹不僅要在店裡和面蒸饅頭,回到家還要洗哥哥一家人的衣服,儘管如此,哥哥卻從來沒有給妹妹開過一分錢的工資……
今年,妹妹要結婚了,可是直到婚禮前夕,哥哥也不提買車的事情。最後,老人忍不住去向兒子討要當初的承諾。
可是老人的兒子卻不認帳了,還說老人糊塗,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幹嗎要傻乎乎的把錢送給外人。
老人聽了兒子的混帳話,當時就氣的差點和兒子動手。最後,老人退而求其次,要求兒子拿出五萬塊錢,就當是給妹妹隨禮了!
打了六年工,要五萬塊錢真心不多,可老人的兒子卻連這點錢也不出。老人氣的渾身哆嗦,可她又拿兒子沒辦法,最後,老人為了彌補女兒,就把村裡自己住的那小院過戶到了女兒名下。
老人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她的做法竟然徹底惹怒了兒子。老人女兒的婚禮是在飯店舉辦的,場地門口擺了一張桌子,管帳的收了禮就報給會計,會計會記下來,輪到老人兒子的時候,兒子報價三千萬,這個數目把管帳的嚇了一跳,結結巴巴的反問,想要確認。
雖然管帳的聲音不大,可聽到的人都圍過來看熱鬧。老人看人都擠到這塊兒也跟著跑了過來。可是老人一看見兒子拿出的三千萬,差點沒氣死,那大紅的包裹里,裝著一沓沓的冥幣。
婚禮上竟收到親哥哥送來的冥幣,過去的屈辱一股腦湧上來,老人的女兒再也忍不住,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噗噗往下掉。
老人氣急了,隨手拿起桌上的一雙筷子就往兒子臉上戳去。那筷子不偏不倚,戳在了兒子的眼睛上……
儘管送醫及時,可那隻眼還是沒保住。事後,兒子要去告老人,老人的女兒苦苦哀求,最後老人的女兒把老人給她的嫁妝通通給了哥哥,還答應獨自為老人養老,老人的生老病死和他這個兒子再沒有一點關係,至此,老人的兒子才鬆口放老人一馬。
這件事過去沒多久, 老人就瘋了,醫生卻檢查不出任何毛病,有人說老人是裝瘋,雖然大家都認同這個說法,可是卻沒有一個人去拆穿,甚至有人說,老人要是真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