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誕生日
今天是觀世音菩薩誕生日。此日行持善法:齋戒、念佛、持咒、放生等等猶為殊勝。
相傳古代,觀世音菩薩曾化現為妙莊王的三公主妙善,為眾生示現了出家修行並成就正果的一生。 後來,就把妙善公主的生日,農曆二月十九,作為觀音菩薩誕生日。
妙善公主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叫妙莊的國王,生有三個女兒。長曰妙清,次曰妙音,最小的就是妙善公主。妙善公主誕生時異香滿室,宮中人人都能聞到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同時滿天霞光,遍布宮中。
妙善公主自幼聰穎明慧,具有超於常人之見識。有一天,姐妹三人同在花園遊玩,長姊妙清說:「我等姊妹託庇於父王餘蔭,生活幸福安樂,並常得在此遊玩,但不知今後能否常得如此?」二姊妙音說:「人們常說沒有不散的筵席,且我們身為女子,將來一旦出嫁,則跟隨夫婿東西,怎可能常得如此相聚?」妙善公主笑而不語。兩位姐姐便追問她有何看法,妙善對曰:「人生富貴榮華,有如過眼雲煙。平生唯願得一名山凈地,以為修行之處,將來一旦修得正果,再度人間眾生,解救眾生之苦厄。」
時間飛快,轉眼三女相繼長成,妙莊王準備為三位公主招婿。大公主妙清和二公主妙音先後招了駙馬,可三公主妙善死活不肯,她一再對父母表示:「孩兒平生,唯願靜心修行,其他一切榮華富貴,非所願也。望父王能體恤孩兒一片誠心。」妙莊王大怒,於是把妙善公主禁足後花園。
妙善公主就在後花園開始了認真的修行生活,隨著時間的推移,修行日益精進,信念也越來越堅定。一天,妙善向父王提出要去白雀寺出家修行,妙莊王心下不悅,但轉念一想:寺院清苦,她受不了自然就會回宮成婚。於是就同意了妙善的請求,並且暗中叮囑寺主讓妙善公主辛苦勞作。
妙善去到白雀寺中燒火砍柴,擔水掃地,諸等雜役,無所不幹。但她從無一句怨言,認真幹活,如一有空,就靜心打坐,抓緊修行。她的誠心,感動了諸天神眾,於是八部天龍、護寺伽藍、東海龍王、六丁六甲等紛紛前來,甚至連飛禽走獸也前來相助,以便妙善能騰出更多時間修行。寺主只得如實向妙莊王報告。
妙莊王眼見女兒回頭無望,心中不禁大怒。即刻令人包圍白雀寺,要將此寺焚毀。妙善於是向佛祈禱,並以齒齧玉指,向天噴血。須臾只見烏雲四起,剎時紅雨從天而降,連天大火頓時煙消雲散,一場彌天大禍即時化解。
妙莊王見焚火不成,怒氣未息,下令立刻處死妙善。妙善被押赴刑場,劊子手正待候旨行刑,一道紅光罩住妙善之身,於是刀砍刀斷,槍刺槍折。見此情形,妙莊王又下令以紅綾將其絞死。此時卻忽然跳出一隻斑斕猛虎,把諸軍士驚得喪魂落魄,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猛虎背起妙善公主,往黑松林跳去。
妙善被猛虎背入黑松林後,慢慢甦醒過來,這時見一人駕著祥雲,緩緩來到了面前,說道:「吾非別人,乃釋迦是也。特來為你指引一條道路。越國南海中,有一普陀岩,那兒是你修道的去處。吾將喚龍王為你化一蓮台,助你渡洋而過。」
妙善稽首謝佛,來到南海普陀岩,修行九載而得功成。
過了幾年,那妙莊王突然身染惡疾,只有服用直系親屬的手和眼,病才能痊癒。妙莊王認為妙清和妙音兩個女兒是最聽話的至親,就傳旨讓她們獻出手眼,可是兩個女兒誰也不肯。這時已經修行得道的妙善公主,知道此事,就把自己的雙手和雙眼剜割下來,交給大臣帶回給妙莊王服用。
妙莊王病癒,想起過去曾經那麼逼迫妙善,甚至下令將其處死,不禁感到十分羞愧。他見到妙善已無手眼,悲痛萬分,便向天地呼籲、叩首,求天地神靈幫助女兒恢復手眼。上天神靈被妙善公主的孝心所感動,使妙善公主長出了千手千眼。這就是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莊嚴寶相的典故。
編者
在觀音菩薩化現為妙善公主的那一世,她拒絕了父王設計的人生,寧可捨棄生命,也不放棄追求屬於自己的理想;但是,她卻願為拯救父王的生命,而獻出自己的手和眼睛。這個典故,結合我們現在的生活,或許從中可以得到啟發:
一、勿將「孝」狹隘地理解為「順」,妙善公主沒有順從父王的安排,但她卻是最有孝心的孩子;二、這一世親人的短暫相聚,勿以「愛」為名行「控制」之實,每個人都應該尊重,包括兒女。
此外,觀世音菩薩以妙善公主的身份示現了廣大布施的菩薩行。菩薩從發起菩提心到成就佛果,在現相中有無數的障礙,布施了無數的頭目手足等。佛陀在因地求法,也是以自己的生命言行演繹佛法,示現眾生。
願我們能夠隨學觀世音菩薩,隨學釋尊,儘自己的能力應如母眾生所需施予自己的一切。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