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農村的,家裡兄妹兩個,父母靠種地為生,本來家裡日子還能過得去,可是在我讀高中那年,我爸得了腦梗,雖然搶救及時,但還是落下了腿腳不利索的毛病,家裡重擔一下子落在我媽身上。
我學習成績比較好,我哥說他不是讀書那塊料,堅決要把讀書的機會讓給我,他選擇外出打工賺錢,幫我媽分擔家裡負擔。其實我哥從小到大都是班裡的學習委員,他這麼做是心疼我,捨不得我這個妹妹幹活。
後來我考上了大學,我利用課餘時間做起了兼職,這樣可以讓我哥自己存點錢下來,畢竟他還要娶老婆。在我大三那年,我哥結婚了,嫂子是個特別溫柔的好姑娘,看到我哥找到自己的幸福,我在外面也放心了。
工作後,我認識了老公,他是個銷售員,我認為老公很上進,以後一定會讓我過上好日子,所以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他。老公家是農村的,家裡還有一個雙胞胎哥哥,已經結婚有孩子,我們覺得婆婆生活不容易,結婚時候就沒有跟家裡人開口要錢,婚後我們繼續租房住,準備緩兩年再買房。
我果然沒有看錯人,老公把心思都用在業務上,付出就有回報,他的工資翻了一倍,結婚第3年,我們買了房子,雖然只是按揭,但好歹有個自己的小家,我們心裡還是美得很。
房子的事情解決了,老公提議以後每個月給老家的婆婆寄2千元,我答應了,從那以後,每個月的1號,我都會準時匯款。我們的想法很簡單,婆婆辛苦了一輩子,希望她能晚年幸福,吃的好穿的暖,哪怕我們自己手頭緊一點,也要先照顧好老人,這是做兒女應該盡的孝道。
有時候哥嫂也會打電話借錢,每次數目都不大,也就是千兒八百,老公借了從來就沒有要他們還錢,他認為婆婆住在鄉下,沒少麻煩哥嫂,他為哥嫂做點事也是應該的。
過年回去的時候,我給全家買了很多的禮物,還給小侄子包了一個1千的壓歲錢。當我和老公興沖沖拎著東西進屋的時候,家裡沒人,找到後院才發現婆婆在菜地里忙著。看到我們回來,婆婆很高興,趕緊洗了手來迎接我們。
一問哥嫂人呢,婆婆說帶小侄子進城買年貨去了,我看婆婆特別瘦,就問她有沒有給自己買點好吃的?婆婆尷尬的笑了笑,我心裡一下子有數了。跟我們說話的時候,婆婆一直在咳嗽,我懷疑是她被子薄了,於是就掀起她的床鋪,這一掀,讓我特別難過,婆婆只墊了兩層薄薄的棉被,這麼冷的天,她的身子哪能扛得住?
在我的追問下,婆婆道出實情,原來我們每個月寄回來的錢,婆婆根本沒有看到一分,哥嫂取回來自己用了。婆婆說她也想開了,她跟大兒子住在一起,以後生病還指望他能端茶遞水,所以不能把關係弄僵,他們要錢就給他吧!
我知道婆婆也有自己的難處,原以為我和老公省點錢寄回來,能把婆婆照顧好,哪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我和老公商量了一下,決定以後一分不給,我們乾脆把婆婆接進城,跟我們一起生活,這樣既能把錢用在婆婆身上,又能照顧到,豈不是兩全其美?
當哥嫂知道我們要把婆婆接走的時候,他們半天沒有說話,他們都是聰明人,應該知道我帶婆婆走的原因。你們說我這樣做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