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看過的人生里,或許藏著許多相同的故事,我用故事表達情感。
(1)
陳大春今年已經30多歲了,就是人們所說的上有小下有老的年紀。幾年前他就和妻子來到了外面大城市上班,孩子就丟給鄉下的父母帶著。人們都說大城市是一個多金、錢好掙的地方,但是誰要知道那些底層人民的心酸呢。
陳大春和妻子來這個城市已經6年了,他們一直租住在一個月租費只有600塊的破舊出租屋裡。沒辦法錢掙得不多就只能節省著點用。王大春現在是一名外賣派送員,作為農民出生的他,憑藉著自己身上一貫熱情實誠的作風,他們那片外賣基本上都由他派送了。很多人也認得他了,甚至直接叫他王師傅。
那天下午王大春手機來了一個電話,作為職業習慣他立馬就接了起來,對面傳來聲音:您好,可以給我送一碗餃子來嗎?我住在......「。原來是一位老太,而且聽聲音老太好像餓得沒有什麼力氣了。
王大春把自己手頭上的一個單子都給了同伴,然後給按照地址給老太送去了。到了之後老太還叫王大春幫著把自己家的煤氣給弄了一下,好像是壞了。後來又陪著老太聊了一下天,原來老太一個人住的,她老伴已經不在了,但是有一個兒子常年在外地出差,不過每次到過年都會回來陪她。
(2)
臨走的時候老太也沒有給王大春錢,還和王大春說,以後能不能他比較有空的時候就給她送飯菜過來,她說錢等兒子回來了再一次性給她。王大春有點猶豫,畢竟他本來一個月掙的錢就有限。然後老人突然哭了,她說,如果我兒子沒有因為掙錢常年都在外面,我也不用這麼麻煩你了。
就這句話王大春動了惻隱之心,他不也為了掙錢常年在外,把自己的老父母和孩子留在家裡嗎。如果父母在家碰到什麼困難,他也希望別人能伸出援助之手,王大春想就當是為父母積德。而且這片區的人也都認得他可以為他作證,更何況能住得起這種高檔小區的人也不缺這點錢。
之後王大春差不多這個時候都會給老太送去飯菜,有的時候還會陪老人聊下天。也會和老太講自己老父母和孩子的故事。還經常幫他把家裡一些壞的比較簡單的東西修好一下。
(3)
那天王大春又來給老人送飯了,卻發現很久都沒有人開門。他問了鄰居鄰居說沒有看到老太出門,他們意識到不對勁,於是報警了。警察來了之後卻發現老太已經去世了,桌上還放著昨天沒有吃完的飯菜。警察說讓鄰居幫忙通知一下老人的家屬,鄰居說老人的唯一一個兒子在很多年前已經去世了。老太沒有親人了。王大春聽完愣住了。
後來警察在老太的身上找到了她的遺址,寫的是把自己的房產留給王大春。那天王大春哭了很久,很多人說是高興的,其實不是,王大春只是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意外去世了,自己離家這麼遠,可能連最後一面都見不到。
人們常說父母在不遠遊,可是生活的無奈有幾個人知道呢!
(故事完,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內容原創,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