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凱的父母在公路發生意外走了。事故鑑定的結果是,曹凱父母負主要責任,不過司機還是賠償了一筆錢。
曹凱的父母走後,他開始跟著叔嬸一家生活,畢竟他們已經是他最親的人。那筆賠償金當然也交給叔嬸管理。曹凱的叔叔是個沉默寡言又沒主見的人,嬸嬸張玉芳才是一家之主,也就是說,曹凱去他們家,沒有嬸嬸一句話,他叔叔是不敢接納的。為此,曹凱非常感激嬸嬸。
對於張玉芳撫養曹凱一事,村裡的鄰居褒貶不一,各執己見。
有人說張玉芳心地善良,心胸寬廣,居然願意把侄兒接到家裡一起生活。真是一個知書達理的好嬸嬸。
有人卻說,好什麼好,要不是看在哥嫂的賠償金份上,她能把曹凱接到家裡一起生活嗎。
聽到鄰居們這麼說,曹凱也迷茫了,難道嬸嬸真的是為了父母的賠償金?直到後來發生的一件事,他才真正看清嬸嬸的為人。
初一那年曹凱生了一場重病,叔嬸把他帶到縣醫院治療,醫生說醫院沒有這治療條件,讓他們帶到市裡的大醫院去。一問醫生費用,他說至少準備十二萬。
曹凱的父母發生意外後,賠償金拿到手的不到十萬,也就是說,為了給他治病,叔嬸除了把賠償金拿出來,自己還得掏腰包。在這關鍵時刻,曹凱聽到嬸嬸堅定地說道:「治,花再多錢咱都治!」
那一刻,曹凱淚流滿面,他終於知道嬸嬸不是為了那筆賠償金才領養他。從此以後,只要村裡有人因為這件事對嬸嬸說三道四,曹凱都會站出來替嬸嬸辯解,讓那些嚼舌根的人住口。
曹凱的學習成績一直排在全年級前三名,班主任見到他的叔嬸都會把他誇讚一番。張玉芳對曹凱說:「小凱,你班主任說你繼續保持這個成績,以後考本科絕對沒有問題。只要你成績好,能考上大學,叔嬸哪怕砸鍋賣鐵都會讓你念。」
曹凱說:「嬸,你放心,我一定能考上。將來我還要好好孝敬你和叔,接你們到城裡去生活咧。」
張玉芳的女兒小翠倒沒這麼上進,每天只知道和幾個姑娘約著到處玩,連作業都懶得做。為此沒少受張玉芳的批評,「你這丫頭啊,啥時候有你哥一半懂事就好了。」
小翠比曹凱小一歲,比他低一個年級。曹凱大一下學期的時候,叔叔突然因病去世。他跟張玉芳說:「嬸,我不念書了,我出去打工養活你和我妹,現在叔不在了,家裡的重擔就該我來挑。」
張玉芳說:「不行,我當年說過,砸鍋賣鐵都要讓你念大學。」
小翠一直無心念書,成績一塌糊塗,最後只考了一所專科學校。她勸曹凱說:「哥,你好不容易考上重點大學,不能就這麼放棄學業,我早就不想念書了,再說專科念了也沒啥用。你就安安心心把四年大學念完。」為了曹凱,小翠放棄念專科的機會。
曹凱大三的時候談了個女朋友,家裡挺有錢的,曹凱非常愛她,給她送禮物,約她看電影和吃飯。他覺得,自己作為男人不能讓女人買單,所以每次都主動付錢,有時他安慰自己,現在雖然用的是嬸嬸的錢,將來再想辦法還她唄。
有一次,他又約女友去一家檔次不錯的餐廳吃飯。耳邊突然傳來熟悉的聲音:「小伙子,麻煩你把腳抬一下,我清理一下垃圾。」他回過頭,發現鄰桌拖地的那個清潔工居然是嬸嬸張玉芳。
曹凱突然熱淚盈眶,他走過去拉起嬸嬸的手說:「嬸兒,你咋在這裡?」
原來,為了供曹凱把大學念完,張玉芳把地里的莊稼收完後,就託人在餐廳里給她找了一份工作,沒想到在這裡碰見曹凱。
曹凱看著張玉芳又老了一些,有幾縷頭髮垂到臉頰,心裡難過極了。嬸嬸為了幫他掙學費費盡心思賺錢,他卻拿著她的血汗錢逍遙快活。突然,他撲通一下跪在張玉芳面前,給她磕了三個響頭,嘴裡說道:「嬸兒,我對不起你,我不是人。以後我再也不浪費你的血汗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