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孩子只是和兄弟姐妹爭寵,希望父母能夠多關注自己一些。現在卻出現了許多和孩子爭寵的對手,其中競爭最激烈的就是手機。網絡和電視曝光了許多父母因為手機忽視孩子的事情,甚至因此引發了一系列悲劇。冰冷的手機,真的比溫暖而柔軟的孩子更有吸引力嗎?
董麗自從生下兒子軍軍後,就辭職在家做起了全職媽媽。她的丈夫就是一個普通單位的職工,收入剛剛夠全家的開銷,一旦有額外的花銷,就要向別人借錢才行。這樣緊張的生活一直到到軍軍上學才有所緩解,董麗因為不必時刻照顧著軍軍,就想著另外找一份工作,減輕家裡的負擔。和大家說了自己的想法後,朋友就介紹了一份微商工作給她。說既可以照顧孩子,也能賺錢,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
董麗當下就答應了,在朋友的幫助下,重新開始了她的掙錢生涯。微商想要賺錢,就要有眾多的資源和朋友。董麗因為在家許久,以前的朋友也沒有聯繫,所以比較困難。她每天都要拿著手機不斷翻看,逐一向朋友介紹自己的產品。
隨著不斷積累,董麗的生意慢慢好了起來,每天都有許多人向她諮詢信息。終於再次憑藉自己的能力掙到錢的董麗十分興奮,時時刻刻都緊盯著手機螢幕,生怕錯過一條信息。每天吃飯、睡覺,甚至上廁所的時候,董麗都是手機不離手。偶爾軍軍想要媽媽陪自己出去買學習資料,董麗也是一手拉著軍軍,一手拿著手機一路低頭看著,即使撞到人也不在乎,捨不得放下手機。
6歲的軍軍覺得媽媽自從工作以後就忽視了自己的存在,他睡覺的時候總是抱著媽媽,希望她給自己講個故事;看到媽媽就想著讓她陪自己做手工作業。可是無論軍軍提什麼要求,媽媽的回答都是一樣的拒絕理由:你自己玩吧,媽媽忙著呢。軍軍看著媽媽盯著手機頭都不抬地回答自己的請求,只能默默離開了。
好不容易等到媽媽有空帶軍軍去超市,軍軍興奮極了,一路都和媽媽說個不停,即使媽媽只是敷衍地回答幾句,他也開心不已。到了超市的時候,軍軍到處挑選東西,媽媽卻只顧著回答顧客的提問,鬆開軍軍的手都沒有察覺。軍軍找不到媽媽,只好向超市的工作人員求助,後來才通過廣播的方式找到了媽媽。沒想到媽媽開口就責怪他亂跑,絲毫沒有意識到是因為自己的疏忽才導致兒子走丟的。
軍軍懷著委屈和氣憤回到家,直接就關門回房間了,媽媽以為他睡覺了,其實軍軍是在寫日記,通過文字來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有一天,董麗收拾軍軍的房間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軍軍的日記內容,滿滿都是對自己的控訴。裡面寫著:「媽媽,不要玩手機了,我很羨慕你的手機,因為它得到了媽媽所有的關注。媽媽,我也可以陪你聊天,可以給你表演節目、講笑話逗你開心。你不要我了嗎?自從有了手機之後,你就沒有好好看過我一眼,你的眼中只有手機。媽媽,下次你再放開我的話,我要怎麼辦呢?我好害怕自己從此就見不到你了。媽媽,放下手機,看我一眼,好嗎?」
董麗看著兒子字裡行間的請求和控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失聲痛哭起來。直到此刻,她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疏忽,也明白了孩子心中的委屈和不安。
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現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都與手機息息相關。可是手機只是一個工具和媒介,孩子卻是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一個鮮活的生命,竟然爭不過一個冰冷機器,究竟是誰的悲哀呢?
(內容原創,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