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健的《大帥哥》熱播,有消息稱,這將是張衛健最後一部戲。隨後,張衛健本人闢謠,配了一張腦袋上頂著核桃的搞怪圖,表示:「不拍戲,不會的!」《大帥哥》是TVB為了紀念成立50週年而拍攝的台慶劇。籌備之初,TVB欲重金邀請張衛健。53歲的張衛健早已不在乎錢財,拒絕了TVB的邀請。
最後在友人曾勵珍勸說下答應拍攝,並且 不計片酬
不過,為了能呈現出更好的作品,張衛健要求自己有資格參與劇情討論。
張衛健入行三十四年,以搞怪、機智的表演方式走紅,
在螢幕上塑造了小魚兒、方世玉、韋小寶等經典形象,
是不少九零後心目中的童年男神,年輕時的顏值秒殺娛樂圈一眾小鮮肉。
前段時間,張衛健還因為年輕時的顏值上了熱搜,引起一波回憶殺,
很多網友驚呼:「這什麼神仙長相」。
縱然已經年過半百,但張衛健依舊熱度不減,是不少影迷心中的萌大叔。
張衛健時常在微博上分享生活點滴,人生感悟,活得通透瀟灑。
觀眾們看到張衛健如今的生活平淡幸福,殊不知他的人生坎坷艱難,波折不斷。
01
人生路難行
1965年,張衛健出生在香港一戶普通人家。張衛健是家中長子,家中還有兩個弟弟。
年少時,父親因為工作原因,常年飄在海上,偶爾回到家裡就動手打老婆孩子。
家裡的大小事都靠著張衛健的母親操持。
從小,張衛健就比別的孩子懂事,常幫著母親分擔家務事。
張衛健常常想,這樣的日子還要過多久?或許長大了就好了。
長大後,生活沒有變好,反而更加糟糕。
十三歲時,張衛健的父親拋棄母子四人,跟著情婦走了。
一瞬之間,張衛健成為單親家庭的孩子。
父親走後,家裡失去了經濟來源,母親賣了家中的房子,出去打零工掙錢,養活兄弟三人。
家裡的經濟每況愈下,到了張衛健十七歲時,
母親打零工的錢負擔承擔不起一家人的開銷。
身為長子的張衛健必須承擔起養家的責任,
儘管那時,他還有一年時間才從孩子真正變成大人。
張衛健白天在雜誌社打雜,晚上去酒吧唱歌。
1984年,張衛健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張國榮,
經張國榮推薦,他參加第三屆香港新秀歌唱大賽獲得冠軍。
奪冠後,張衛健原以為自己能像前輩梅艷芳和呂方一樣順利發唱片,當明星。
現實沒有想像那般美好,沒有唱片公司肯簽他。
歌手路走不通,張衛健只好再次回到酒吧駐唱。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後來TVB簽下張衛健。
於是,張衛健就在TVB開始了長達八年的龍套生涯。
直到1992年主演《老友鬼鬼》,張衛健才在影壇打開知名度。
拍這部劇前,張衛健想,如果再不紅就去開出租車。
好不容易從龍套熬成了主演,不到兩年時間,張衛健的人生又一次水逆了。
1994年,張衛健人氣下滑,拍的劇一部接一部撲街,
諸事不順的他只好遠赴台灣發展,
直到1996年再回到TVB拍攝《西遊記》,飾演古靈精怪的孫悟空,才被觀眾認可。
憑藉孫悟空一角,張衛健一時間成為香港最炙手可熱的演員。
眼看著事業有了起色,因為片酬問題,張衛健被TVB封殺。
他只好再次離開香港,到中國發展。
三年後《少年英雄方世玉》橫空出世,張衛健火遍了大江南北。
後來,張衛健拍攝了《少年張三豐》、《方謬神探》、
《鹿鼎記》、《小魚兒與花無缺》等劇,均收視率破表,成為當之無愧的霸屏王。
張衛健的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卻從未停下腳步,即使頭破血流,也不曾後悔。
02
努力,再努力一點
張衛健塑造的角色大都是幽默無釐頭的性格,
因為和星爺風格相近,一度被視為星爺接班人。
與劇中機靈搞怪的形像不同,現實中的張衛健,不是很聰明,
也不會隨機應變,甚至稱不上會說話。
他能走紅,全是靠後天的努力。
在TVB拍《西遊記》時,張衛健常常高強度工作,每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
《西遊記》裡他塑造了一個與此前完全不同的孫悟空形象,更加古靈精怪。
《西遊記》播出以後爆紅,收視率高達40%。
據傳,《西遊記》給TVB賺下了兩億,但是張衛健的片酬才僅有7萬港幣。
張衛健想要提高片酬,結果TVB高層告訴張衛健,
「不要以為演完孫悟空就很紅,記住,你臉上沒毛,你是不值錢的!」
這件事深深傷害了張衛健的自尊心,
他也下決心,一定要更加努力,幹出一番成就來。
幾年後,張衛健在走紅之後,他想起曾經受到的屈辱,毅然剃掉頭髮,
他堅信即使臉上頭上沒有一根毛,他也能成功。
從藝路上,張衛健受到的質疑聲從沒有停過,
有人說,張衛健只會一味地重複自己,所有角色都是古靈精怪的形象,
表示他的演技沒有什麼大的突破。
可是,張衛健雖然演過很多同類型的人物,但是每一個人物給人的感覺並不一樣,
不會讓人跳戲,而且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沒架打的方世玉。」
每次一聽到這句台詞,腦子裡就浮現出那個頑皮搗蛋、心底善良的方世玉。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的情緒好比度日如年。」
不知道多少人將這幾句台詞背得滾瓜爛熟,最可愛的韋小寶當屬張衛健。
「大笨象會跳舞,小猴子會上樹,狐狸會翻跟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