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親時,新郎怒摔鮮花:拿了我彩禮,還要上車費,這婚不結了

作者:CUP       2019-03-03 22:53:06


平凡如你我,故事也精彩。

迎親時,新郎怒摔鮮花:拿了我彩禮,還要上車費,這婚不結了

前幾天,小區里有車隊來迎親。我正站在陽台上看熱鬧時,下面突然畫風一轉,新郎猛地把手裡的鮮花給摔碎了,又用腳踩,然後吼道:「你們是賣女兒嗎,拿了我彩禮,還要上車費,這婚不結了,反正我不吃虧!」

新娘家的人似乎被驚住了,沉默半晌後也說:「別的姑娘出嫁,要房要車,我們只要了六萬彩禮,你還不樂意了?不結就不結,我不會讓閨女嫁給你這種人!」

然後雙方一陣吵鬧,話到耳朵里,聽明白了,原來新郎新娘已經戀愛了三四年了,該結婚了。新娘體諒他,主動不要房子和車子,只要了六萬彩禮。但是新郎覺得,他們在一起這麼久了,結婚只是一個形式,竟然還要錢,所以很不高興。來迎親時,女方又要一千一的上車費,結果男的發火了。後面的事就不大清楚了,也不知道這婚結成了沒有,這且不提。

說實話,這是我見過最惡劣的新郎。我們來分析原因,我覺得可以暫且將他和他的家庭定在貧困這一階段,因為如今六萬元的彩禮實在不算多,普通家庭也能承受,不至於這麼耿耿於懷。如果他家裡貧困,姑娘仍然願意嫁給他,這說明女方很了不起。

如果你明知對方窮還會嫁給他嗎?我覺得這種姑娘很少吧,誰不希望婚後有個衣食無憂的生活呢。而這個姑娘連房子和車子也沒要,也就說,姑娘確實是個好姑娘,沒有嫌貧愛富,而男方也給了六萬元彩禮,只是那一千一的上車費,勾起了新郎壓抑已經久的憤怒,說到底,他還是覺得彩禮太多了,藉機爆發而已。

迎親時,新郎怒摔鮮花:拿了我彩禮,還要上車費,這婚不結了

但彩禮是習俗,你不要跟我說是陋習,當一件事成為習俗時,任何人都免不了被它影響,就好像過年要放鞭炮一樣自然。而他竟然就發作了,還說出那樣刺耳的話。如果我是女方的家屬,會讓他為這句話付出代價。

我的一個朋友,結婚的時候父母執意要了二十萬彩禮,因為這,讓他們買房的計劃推遲了。她很不理解,婚後經常去找父母理論,父母只回了她一句:「這筆錢我們不會要的,以後會還你,但不是現在。」

她的丈夫為此頗有怨言,但她也不是任人欺負的,說得多了就吵架。一吵架,公婆就緊張得要命,跟她一起罵老公。

她跟別人閒聊時,別人說到公婆時總說他們不講理,但她卻覺得他們很好呀,他們甚至老公還寵自己。她的朋友說,都是你父母有遠見呀,要了二十萬彩禮,他們害怕你一氣之下走了。

這似乎是一個解釋,娶一個媳婦花錢太多,害怕她走了,沒錢再娶一個了。

但也不是絕對的,我還有一個同學,因為要了十萬的彩禮,結果公婆經常說風涼話。她每次回娘家,他們就話里藏針,說她不是賣到家裡來了嗎,怎麼還回去。時間久了,丈夫也受了影響。她跟我們訴苦說:「我恨透了父母,十萬就把我賣了,讓我後半輩子都過得不痛快。」

一個彩禮,有多種解釋,有的高額彩禮能讓婚姻幸福,有的一點彩禮卻惹來夫妻反目。所以,彩禮其實並不重要,找了什麼人,才是起決定作用的。你選對了人,他不會在意彩禮多少,照舊愛你如初,你選錯了人,讓他花一百塊錢,很多年後他還會記著。

迎親時,新郎怒摔鮮花:拿了我彩禮,還要上車費,這婚不結了

但人心隔肚皮,你怎麼知道自己找的人是對的呢?首先當然是看他平常表現,一個再會隱瞞的人也會在日常生活中露出馬腳,不過,戀愛中的女人基本沒什麼智商,這一點作用不大。

然後,看他是否願意為你花錢。這一點很俗,但其實很有道理,對男人來說,可以為所謂朋友花很多錢,但只會為喜歡的女人花錢。不過,這一點實際意義也不是很大,因為有的姑娘掌握不了讓他花錢的尺寸,反而弄巧成拙。

再然後,就是觀察對方的家庭。這一點應該是最有實踐價值的,通常來說,一對和睦的夫妻生出的兒女基本上身心都健康,或許有誤差,但不會差得太遠。

比如前一個朋友的老公,他的父母三觀正確,教出來的兒子自然像他們。後一個朋友的老公,是在父母吵鬧中長大的,長大後自然覺得夫妻吵鬧是正常的。

再回到來小區迎親的那位新郎身上,雖然不認識,但從他的表現上不難看出來他家庭的一二。父母都有教養的,教不出這樣的孩子。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準備往婚房裡搬家,可幫女友收拾卻發現一樣東西,我立馬提出離婚


家有男孩請別傷害他,有溫度的教養,才能養出溫暖的孩子


老公輸光家產出軌了,懦弱的我獨自撫養兒女長大,如今他要回來


這世界上有一種媳婦,叫別人家的媳婦,比自家女兒還貼心


非洲女人嫁到中國之後,三年生下兩個孩子,回娘家時,母親蒙了


拆遷分兩套房都給兒子,聽到兒媳打電話,我決定把房給女兒


孫子搬新家接我去享福,我帶著一萬紅包,到他家就不願意給他了


晚上岳母煮麵,我沒胃口和小舅子換碗吃,剛吃一口我哽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