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於網絡 | 圖文無關
一直以來,大家對彩禮的都有各自的看法,有的人覺得要給彩禮,有的人覺得,彩禮本來就是陋習,根本就不該給,要彩禮就是在「X女兒「。
如今年輕人結婚也有一些是不要彩禮的,那些要了彩禮的姑娘,她們總會覺得,這種不要彩禮倒貼的姑娘,將來一定過不好,一定會被婆家看輕,而她們要彩禮的理由之一,也有一條是,如果不要彩禮,就會被婆家人瞧不起,覺得兒媳婦是白撿來的。
芸姐或許是屬於第一批不要彩禮的人,她是在99年結婚的,她是她們村裡第一個,也是至今唯一結婚不要彩禮的姑娘,直到現在她的事情還是被村裡人用來做飯後閒談的內容。
芸姐是她們村裡第一個女大學生,大學期間和同校的學長相戀,兩人畢業後留在外面工作,結婚的時候,學長說我們都是新一代的年輕人,結婚不應該要彩禮,所以芸姐結婚的時候就真的沒有要彩禮,他們結婚的時候領了一張結婚證,在出租屋裡就把婚結了。
剛開始的時候芸姐過得還算不錯,但有了孩子婆婆來了後,日子就變得不如意了,老公也總是聽婆婆的教唆,開始對芸姐嫌棄起來;婆婆是農村婦女沒有什麼文化,覺得自己培養了大學生兒子很了不起;覺得芸姐不要彩禮就好欺負;兩口子原本幸福的日子,在婆婆的攪合下,最終是離婚散場;芸姐如今依然單身自己帶著孩子,而她老公早就已經再婚又有了孩子;村裡的那些老人總是說可別像小芸那樣,結婚彩禮都不要,就算讀了大學又怎麼樣,還不是被婆家看不上離婚了。
然而芸姐的表妹,即便結婚的時候要了彩禮,卻也過得並不好,在芸姐看來,她雖然沒有離婚,過得卻還不如已經離婚的自己;芸姐表妹小茹沒有讀大學,家裡相親介紹就結婚了,結婚的時候彩禮是村裡最多的了。
可在婆家,她過得依然不如意,婆媳關係處的不好,夫妻關係也越來越差,前兩年又生了二胎,表妹的意思是,為了孩子不能離婚,孩子這麼小離婚了怎麼辦,她不像芸姐,可以自己賺錢自己養孩子,所以即便過得再不如意,再不舒心,她都要堅持著過下去,她說媳婦總有熬成婆的那天,自己就等著那天了。
前幾年結婚的妍妍,是自由戀愛,家裡對婆家沒有要求,只是說讓婆家看著來就行,他們不挑,只要兩個 孩子過得好怎麼都行;婆家出首付給買了房子,寫了兩個人的名字,妍妍家出錢買了輛代步車,結婚的時候婆婆給了妍妍六萬八,說是彩禮,讓妍妍別嫌少,婆婆知道妍妍家那邊重彩禮,妍妍沒要是體諒自己家。
妍妍結婚後的日子過得也舒心,懷孕後婆婆來照顧她,家裡的事情都尊重妍妍的意見,孩子出生後婆婆一手帶著孩子,每到周末都讓妍妍睡到中午才起來,說妍妍每天上班太累了,周末能多睡就多睡會。
妍妍對婆婆也很好,什麼事情都想著婆婆,妍妍有什麼事情也都詢問婆婆的意見,也會去尊重婆婆,覺得婆婆退休了還來幫忙帶孩子挺辛苦的,自己要知道感恩。
其實,日子過得好不好,和我們結婚的時候要不要彩禮沒有關係,你要再多的彩禮,遇到了不好的婆家,遇到不尊重你的婆家,又能過得多好呢?即便你不要彩禮,遇見了明事理的婆婆,苦日子自然也過得好。
其實要或不要都有各自的道理,誰也說服不了誰,只是那些想要彩禮的姑娘,希望你們可以量力而行,不要因為一份彩禮錯過對的人。
而那些堅決不肯給彩禮的男生們,也希望你們能適當的去體諒一下姑娘們,儘自己能力去給她一些她想要的,不要因為一份彩禮錯過自己愛的姑娘。
其實婚姻就是互相包容,互相體諒,如果兩人互不相讓,那不管多好的感情,不管有沒有彩禮,也沒辦法過好。
原有情人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