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的爸爸,是一個家庭深深的遺憾」有些事,媽媽再能幹,也代替不了缺席的爸爸

作者:CUP       2019-02-18 14:03:04


缺席的爸爸,是孩子教育上的悲哀,也是一個家庭深深的遺憾!調查顯示:高達77%的父親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在一個小時以內,僅9%的孩子有爸爸陪伴超過3個小時。一歲以內的嬰兒大部分時間在睡覺,所以他得到父親的陪伴時間最少。世界不會虧待願意主動陪孩子的父親,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不陪孩子的父親,那個不陪孩子的父親,後來怎麼樣了?一起看看吧。

「缺席的爸爸,是一個家庭深深的遺憾」有些事,媽媽再能幹,也代替不了缺席的爸爸

在孩子的教育上,爸爸的缺位是很普遍的,但是爸爸不願意帶孩子嗎?也許也有這樣的情況,但可能更多的時候是被媽媽硬性剝奪權利,只要爸爸出現錯誤,就不願讓她再帶孩子。可能孩子會和媽媽很親,但這樣也也在慢慢地給孩子的性格造成缺陷。

星期天中午,在一本幼教雜誌上,我忽然看到一份很有趣的測試題:「 測測你的孩子,是否擁有完整的愛,是否擁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我急忙叫來兒子,因為第一部分的題是要求孩子答的。父母中,誰教會你系鞋帶,誰帶你放風箏,誰告訴你摔倒了要自己爬起來……兒子胖胖的手,捉著水彩筆,一格一格地打鉤。每一格選的都是媽媽。我的心生出滿滿的甜蜜。

第二部分,要求家長選擇。孩子的心事會告訴誰,孩子的性格與誰相近,誰為孩子鼓掌最多……我不假思索,飛快地打鉤,所有的題答完,依舊是同一個答案——媽媽。此時的我,胸中洋溢著無限驕傲。

比照評分標準,我樂滋滋地算分。滿以為會得優秀。可結果,卻令我瞠目結舌,竟只得了可憐的五十分。結論更是觸目驚心:「 您的孩子,嚴重缺乏父愛,這將會影響孩子的心態,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

不錯,孩子確實有些內向,也很膽小。我以為等他大些自然會好。現在才明白,這根本不是年齡的問題。那樣疼孩子的老公,從何時起,離孩子越來越遠了呢?我苦苦地思索著……

家庭教育裡,爸爸無可替代。

有些事必須由爸爸來做,媽媽代替不了。

缺席的爸爸,

是孩子教育上的悲哀

做了爸爸,

也不要忘記了做丈夫的責任

爸爸的參與,

是給媽媽最好的情感支撐。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

「一個爸爸每月要賺多少錢,才能撐起一個家?」

一個高票回答讓人為之動容:

「撐起一個家」的關鍵字,

既不是爸爸也不是錢,

「撐起」是關於勇氣,而「一個家」是關於愛。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

爸爸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就是支撐媽媽。

有些爸爸會覺得,

每個月往家裡交上萬的工資,

就算撐起一個家。

其實,家務事的料理,絲毫不比賺錢輕鬆。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大多數的媽媽在生完孩子後,

都能迅速讓自己進入角色,

日復一日的磨練中,

為孩子吃飯、穿衣、睡覺、生病忙前忙後,

同時也得處理大大小小的家庭瑣事。

為了家庭,媽媽不得不把自己活成一個超人。

「缺席的爸爸,是一個家庭深深的遺憾」有些事,媽媽再能幹,也代替不了缺席的爸爸

可是媽媽再能幹, 也會有疲倦、懈怠的時候。

這個時候,爸爸適時伸出手,

給她一點幫助,或是一句簡單的關心,

媽媽都會感覺到體貼和暖心,

內心也會重新充滿力量。

關心體貼愛人,懂得幫她分擔一些家務、

和她一起探討問題、

願意花時間積極參與到家庭生活中。

一個和諧穩定的家庭,需要經營,

靠的是夫妻雙方的付出和熱情。

而一個和諧穩定的家庭,

更能成就一個身心健康、性格樂觀、

人格發展健全的孩子。

孩子的成長,

爸爸的陪伴不能缺席。

生活壓力和社會競爭的加劇,

爸爸不得不在事業中努力拚搏,

投入大量時間在工作上,成為家庭的頂樑柱。

所有的忙碌與辛苦,本是為了家更好,

卻常常會在無意中,辜負了孩子的信任和期待。

「缺席的爸爸,是一個家庭深深的遺憾」有些事,媽媽再能幹,也代替不了缺席的爸爸

耶魯大學一項研究表明:

父親帶大的孩子往往智商更高,

更自信,也更優秀,走向社會以後會更容易成功。

時間少,永遠不是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爸爸有沒有這份心。

出門前和孩子認真道別、

回家後一個暖心的擁抱、

睡前花10分鐘講一個晚安故事、

很久沒見孩子的一通電話......

愛的表達方式有許多種。

哪怕短短的5分鐘、10分鐘,

只要爸爸是全身心的投入,

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孩子都能感受到來自爸爸的愛和溫暖的陪伴,

從中得到滋養,拉近親子距離。

做爸爸,

是一份無法取代的工作。

歐巴馬曾說過:「我不會做一輩子的總統,

但我一輩子都要做好一位父親。」

說出這番話的他並沒有食言。

女兒學游泳,他親自當教練;

孩子放假時,抽時間也要帶孩子去遊樂園,

一起享受歡樂時刻;

會認真對待家庭的每一個節日,比如女兒的生日。

即使在長達21個月的總統選舉期間,

他也從來沒有缺席一次女兒的家長會。

工作固然重要,但是長遠來看,

爸爸這個身份,才是一輩子的工作,

並且無人可以替代。

不僅僅在人生中重要的時刻,

其實孩子的每一次成長,每一次進步,

都需要父母雙方的積極參與和正確引導。

有些事,必須由爸爸來做, 媽媽代替不了。

工作再忙再累,也應該在合理安排時間後,

留出固定的親子時間,給予孩子高品質的陪伴。

陪孩子放風箏、玩玩具、登山、游泳、

夜晚吃完飯和孩子一起散步、談心......

陪伴的時間在精不在多,日積月累,

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作為爸爸,不要忘記自己做父親和丈夫的責任,

工作以外的時間,儘量多的留給家庭,

留給伴侶和孩子。

因為,那將成全一個孩子的成長,

成就一個家庭的幸福。

爸爸一定要愛妻子,不要打罵妻子,因為爸爸的行為影響孩子的潛意識。如果爸爸對媽媽特別好,將來家裡的男孩也會對妻子特別好,女孩也會感覺自己將來也是需要被愛護的。如果爸爸對媽媽整天打罵,那麼,將來家裡的男孩也會用拳頭解決問題,家裡的女孩會感覺女性的地位比較低,以後遇到渣男也不會主動避開,所以爸爸一定要愛護自己的妻子。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教練,爸爸要陪孩子做運動。因為從給孩子舉高就開始了一種冒險的運動,爸爸陪孩子運動會給孩子安全感,讓孩子的心理更加健康,性格更加活潑開朗,更積極勇敢。

爸爸是孩子心目當中的英雄,孩子如果能贏了爸爸會感到特別驕傲,很有成就感,孩子的自信心也會增加,在以後孩子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都願意去嘗試,從而讓孩子更加優秀,更容易成功,所以,爸爸無論如何都要讓孩子贏自己一次。

爸爸要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因為爸爸的擁抱代表肯定和震撼,比媽媽的更有用。跟孩子說一說自己的失敗經歷,讓孩子瞭解爸爸,更愛爸爸,將來孩子也能夠自如的面對失敗和挫折。讓孩子體驗自己的職業生活,激發孩子的職業夢想,進而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爸爸的角色不應該只是賺錢養家,爸爸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所以爸爸們也要抽出自己的時間陪一陪家人和孩子,給他們一個健康的環境。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劉嘉玲說:女人為什麼一定要有錢?第一句我就看了十遍!


丈夫走後女子被趕出門,袋裡摸出銀行卡返回,聽到婆家說話她哭了


美國研究表明:3歲前,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入園後的這3大差距令人吃驚


富婆玲姐包養百名壯男,「愛媽媽」 重口味片外流


啞巴娘離婚養大閨女,女兒去投奔爹,忘敲門聽見後媽的話傻了眼!


女兒結婚全款給她買了房,外孫滿月那天,因心寒我悄悄賣了房子


男孩的「安全感」來自於媽媽,「方向感」卻來自於爸爸,父母請認真看看


這8個壞習慣讓很多孩子「越長越醜、越來越笨」,父母一定要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