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有腳猶如樹之有根」,「樹老根先枯,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養腳永不老」。經常對足部的湧泉穴、太衝穴、隱白穴、崑崙穴等諸多穴位進行按摩受熱刺激,就會促進人體血脈流通,調理臟腑,平衡陰陽,舒通經脈,強身健體,推遲衰老,祛病延年。現代醫學已經證明:「人老腳先老」、「寒從腳下起」、「小看腳一雙,頭上增層霜」,因為腳掌有無數個與大腦相連的神經末梢,同時又密布眾多的血管,因此被人們稱為「第二心臟」。
對足部進行有效的按摩,泡腳可以平衡新陳代謝,防治各種血管疾病,調整高血壓、血脂、血糖,祛風散寒對中老年內外風濕關節疾病等,起到理療保健作用。中醫認為,足部是足三陰經、足三陽經的起止點,與全身所有臟腑經絡均有密切關係,足療對於調整臟腑功能、增強體質有顯著功效。
1、防治神經衰弱和失眠,足療可促進腳部血液循環,改善睡眠強身健身、延年益壽。
2、改善循環,防治高血壓與糖尿病;還有利於防治腦溢血和腦血栓;
3、防治風濕關節炎;防治腿腳麻木。
4、防治感冒,祛寒暖身;
5、降低局部肌肉的張力,消除疲勞、令人身心愉快。
足穴按摩法是在足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採用推拿手法,用以治療全身疾病的方法,這種方法以經絡學說為基礎,通過足與經脈、臟腑、氣血的密切關係,刺激足部穴位,激發人體經氣,以調整臟腑和各部分組織、器官的聯繫,有扶正祛邪、治療疾病的功效。
足部按摩法還有一個顯著的優勢,就是因為按摩法是在足部取穴按摩,因此減少了患者脫、穿衣服等環節,較為省時、省事,且安全,操作簡便。不僅對慢性胃腸炎、神誌病等有效,對急性疼痛、外感、心悸、眩暈等病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中醫研究表明,足底穴位按摩是防病健身治療方法之一,人體的全身器官部位都與足底穴位相連,通過刺激雙腳的穴位反射區,產生神經反射作用,來調節機體內環境平衡,加速血液循環,促進內分泌功能,加強機體新陳代謝,專家提醒,婦女妊娠期和經期、心腦疾病患者等不能按摩,按摩之後最好喝點水補充體內水分,以幫助腎臟排除體內脂肪、蛋白質等分解代謝產生的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