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賽博坦星球的金屬森林,還是變形金剛們的機械機體,亦或人類的各種殺傷性武器,變形金剛里總是被各種冰冷的器物所填滿,唯一的熱度大概就是廝殺時、爆炸後燃起的烈焰。金屬的碰撞,武器的狂嘯,讓變形金剛打上了「冷屬性」的內核。男孩子們愛的死去活來,女孩子們看到語塞,變形金剛的觀眾構成中,男性無疑占據大部分。我們一直以為變形金剛是男人的專屬,但變形金剛全新系列,於1月4日上映的《大黃蜂》,打破了這一性別天平的失衡狀態。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大黃蜂》絕對會讓一眾女性影迷「上癮」。原本冰冷的鋼鐵機甲,這次居然有了人性的溫度,讓人看得心裡泛起一陣暖意。
有溫度的電影,誰能抗拒。北美開畫後,《大黃蜂》即刻收穫了好評。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3%,
IMBD上萬人評價,綜合得到了7.3的高分,
可見《大黃蜂》的整體成色毋庸置疑。其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讓大黃蜂這位男主角具有了人情味,蘿莉不一定要配大叔,少女和變形金剛的故事為該系列開闢了全新的敘事空間。這首先要歸功於導演特拉維斯·奈特。
因為父親為耐克公司高管,富二代的特拉維斯·奈特常常被調侃為「耐克公子」。這位不安分的富少,對電影情有獨鍾。他耗盡多年心血拍出的定格動畫長片《魔弦傳說》讓他急速爆紅,影片收穫了票房和評價的雙豐收,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這為他拿到《大黃蜂》的指導權奠定了相當不錯的基礎。
特拉維斯·奈特稱,「我一生都在追求定格動畫技術,變形金剛的魅力和定格動畫非常相似,他讓孩子們的玩具都有了生命」。
對於技術的執著,還有對於成長類型片電影元素的信手拈來,讓特拉維斯·奈特成為《大黃蜂》當仁不讓的首選導演。《魔弦傳說》中,失去父親的主角,為了緬懷家人,證明自我,榮耀家族,踏上了奧德賽式的冒險征程。這一神話敘事原型在《大黃蜂》中得到了延續和擴展。《大黃蜂》講述了流落地球的汽車人B-127與加州少女夏琳(海莉·斯坦菲爾德 飾)之間的故事。賽博坦星被攻占,B-127奉命去到地球,為汽車人建立新的家園。一場激戰後,他的記憶和聲帶系統損傷,他無法與人溝通,甚至還失去了戰鬥的能力。
他變形為一輛大眾甲殼蟲汽車,隱藏身份,被人遺忘。夏琳在汽車維修廠意外發現了這輛黃色甲殼蟲,對汽車痴迷的女孩開始著手維修,很快打火成功。
夏琳開走甲殼蟲的一刻,B-127被激活,少女和變形金剛的故事由此拉開帷幕。
一方面,我們看到夏琳與B-127的友誼逐漸深厚,從中得知了大黃蜂這個名字的由來,還有大黃蜂通過調整收音機來「表達」這一技巧的起源;
導演特拉維斯·奈特花費了相當多的篇幅來展現夏琳與大黃蜂之間友誼和信任感的建立。
無疑,通過前面幾部變形金剛系列的塑造,大黃蜂是眾多變形金剛角色中,對人類最有親和力,與人類有最深刻聯繫的一個。
不管人類角色做了什麼,大黃蜂都要做出相應的反應。這些反應也應該是有感情的,細微的,豐富的且可以打動人的。大黃蜂也應該是一個演員,而不僅僅是一個特效形象。
為了讓大黃蜂成為銀幕上最具表現力的變形金剛,特拉維斯·奈特在角色中加入很多細節。
從夏琳給大黃蜂取名字,親自維修,到一起「報復」欺壓她的同學,影迷見證了雙方關係的升溫,人與機器變成了死黨和好友。
夏琳教會大黃蜂躲藏和隱蔽,低調的生活在地球;大黃蜂幫助夏琳走出人生低谷,度過了叛逆的青春期,讓失去親生父親的夏琳重歸新的家庭,回到了人生的正軌。
不過,就像《魔弦傳說》中的主人公那樣,夏琳的成長需要經歷冒險,做出犧牲,鼓足勇氣。所以,片中,兩位對大黃蜂緊追不捨的霸天虎給兩位主角製造了足夠多的麻煩,甚至是生命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