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長時間伴隨我們的電子產品,人們總會想辦法去裝飾它。
根據穿衣風格給手機換上風格各異的手機殼,給 Apple Watch 換上不同顏色的錶帶,不經意間科技產品似乎成了我們身上的其中一件配飾。
圖片來自:Le Book
科技和時尚結合由來已久,20 世紀之初一個叫做「techno-fashion」的新詞就曾流行起來。我們可以看到耐克阿迪開始像科技公司一樣研發新鞋,蘋果與愛馬仕推出聯名 Apple Watch 打入時尚奢侈品市場。
究竟是用科技來烘托時尚,還是用時尚來點綴科技,在科技與時尚界線日漸模糊的今天可能不再重要,尤其是可穿戴設備已經開始和日常穿著融為一體。
而要說今年時尚界這兩年科技寵兒,就非耳機莫屬了。
自從索尼在 1979 年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可攜式磁帶隨身聽 Walkman 後,耳機就開始擺脫家庭和工作場所的物理界限,成為隨身攜帶的配件。
2001 年蘋果推出了 iPod ,數字音樂的大潮來襲。當年 iPod 那支令人印象深刻的廣告中,藝術家 Robert Longo 的黑色剪影拿著 iPod 起舞,白色的耳機線分外醒目,iPod 簡約時尚的風格受到年輕人追捧。
其實在 iPod 推出的前兩年,藍牙技術也悄然而至,無線耳機應運而生,耳機和時尚圈越走越近,直到 2008 年一個叫做 Beats by Dre 的耳機品牌,讓一系列造型大膽的頭戴式耳機成為無數青少年的時尚宣言。
在 2008 年的奧運會開幕式上,一眾 NBA 球星戴著 Beats 入場,這不是 Beats 的贊助,而是勒布朗·詹姆斯從 Beats 要了 15 副耳機送給隊友。
NBA 球星戴著 Beats 耳機訓練
從那之後,Beats 耳機開始成為不少明星鍾愛的時尚單品,在 Lady Gaga、Justin Bieber 和權志龍等明星的街拍和寫真中都不時能看到 Beats 的身影。
超模 Cara Delevingne 也是 Beats 的忠實粉絲
在 2014 年被蘋果以 30 億美元收購之後,Beats 也在時尚的路上越走越遠,開始和 Fendi 、Balmain 、MCM 等一眾時尚品牌推出聯名款, Fendi x Beats by Dre 系列的彩色皮革耳機還登上了 2015 年 Fendi 春夏秀場。
在 The Verge 一篇名為《Beats 如何征服世界》(How Beats conquered the world)的文章中, NPD Group 分析師 Benjamin Arnold 指出,「耳機是功能配件也是時尚配飾,Beats 大膽的色彩和更現代的工業設計讓其與索尼、Bose 等品牌區別開來。」
在 Beats 的帶動下,造型大膽的頭戴式耳機也成為了時尚奢侈品牌追逐的潮流,比如前段時間因為辱華飽受爭議的 D&G 就曾在時裝秀上推出過不少「奢華耳機」。
D&G 這款耳機採用了高檔皮革和施華洛世奇水晶
一些耳機品牌直接推出頭飾型的耳機,看上去就像女生的髮帶。瑞典工業設計師 Maria von Euler 的個人耳機品牌 Molami 就是這種「髮帶式耳機」的代表之一。
明星們的名人效應也讓戴耳機成為一股新的時尚風潮,耳機成為了不少人日常穿搭需要考慮的一部分,就像紐約一位程式設計師 Martin Gaynor 喜歡佩戴一款木質外殼的 Symphonized 2s 耳機,卻不是因為它的音質。
樸實的木質外觀看上去就像是對我略帶古典風的日常造型的補充,它和我很搭。
Martin Gaynor 戴著戴著 Symphonized 2.0 耳機
這樣的用戶需求越來越多,不少耳機品牌也開始在產品中參考珠寶首飾的設計元素。
著名 Hip-Hop 組合黑眼豆豆主唱 Will.I.am 推出了一款無線入耳式耳機 Buttons, Will.I.am 表示「希望把它設計成一款首飾。」這款耳機也備受時尚圈追捧,李宇春也曾在微博曬出自己配戴 buttons 耳機的照片。
同樣以珠寶為設計靈感的耳機品牌還有 FRENDS ,其定位就是將耳機設計成讓人羨慕的飾品,其中一款入耳式耳機 Ella 還找了一家珠寶製造商加工完成。
而 2016 年 AirPods 推出後,蘋果可能也沒預料到這隻耳機會在 Apple Watch 之後延續其在時尚圈的影響力。
其實在 AirPods 發布之初並不被看好,容易丟失是一個不小的槽點,而在社交媒體一個高贊的評論是:再也不能用一根耳機線拉近和另外一個人的距離了。不過這些吐槽後來大多都成了「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