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寶寶,由於寶爸寶媽都是新手,在喂寶寶的過程中很難控制量,結果導致寶寶經常吐奶,影響腸胃消化。那麼,新手寶媽該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一天要為幾次?每次又要喂多少呢?下面我們來分享0~1歲寶寶喂奶標準一覽:
新生兒母乳奶量,漾奶,吐奶,嗆奶處理方法,及產婦護理大全
寶寶在0~6個月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靠母乳喂養的。而6個月以後,寶寶才會允許吃一點輔食,一方面緩解寶媽母乳不充足的問題,另一方面能保證寶寶吃飽。
單純靠母乳喂養的話,寶寶24小時內小便次數>6次,則說明寶寶奶量充足,已經吃飽了,而如果<5次,則說明寶寶沒有吃飽。另外,可以通過便便來判斷,如果寶寶的便便是黃油油的軟便,每天2~4次,則說明奶量充足,而如果成綠色泡沫,這說明奶量不做。
體重和情緒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6個月內的寶寶,平均每周體重增加應該在125g左右,6個月以後每月增加500g左右,說明營養充足。另外,寶寶吃飽後,情緒會良好,不容易哭鬧。
新生兒母乳奶量,漾奶,吐奶,嗆奶處理方法,及產婦護理大全
新生寶寶的胃容量特別小,剛開始只有櫻桃那麼大,之後發展成核桃那麼大,是逐步發展的,因此在不同的時期,寶寶的奶量變化是很大的。一般而言,母乳喂養,寶寶胃裡排空的時間為2~3個小時。
0~7天,每天食用量為100~200ml,以後逐天增加。
1~2個月,奶量隨體重逐步增加,每天6~7次,間隔4小時左右,每頓100ml左右即可。
2~3個月,每天喂5~6次,時間間隔4小時,奶量180ml左右即可。
3~6個月,每天喂5次,時間間隔為4小時,每天奶量3~5個月為180ml左右,5~6個月則需要增加到240ml左右,另外,要注意輔食的補充,以免孩子吃不飽。
6~9個月:每天喂3次即可,時間間隔為4小時,奶量240ml左右。另外,輔食要開始代替正常的喂奶時間,方便以後給孩子斷奶。
9~12個月:每天喂1~2次即可,每次250ml,時間間隔仍為4小時,其他時間,均用輔食代替,並注意水量的補充。
新生兒母乳奶量,漾奶,吐奶,嗆奶處理方法,及產婦護理大全
有些寶寶因為寶媽沒有母乳,通常會通過人工喂養。一般而言,人工喂養的奶量為:128mlx體重數(kg),即為寶寶人工喂養奶量的標準。
另外,寶媽寶爸們還應該掌握配比,一般來說,奶量和水的配比應該是1:4,即一匙奶粉要加4匙的水。另外如果還不清楚,可以看看奶粉包裝,上面一般都有配比說明。
相信新手爸媽都遇到過寶寶吐奶的現象,雖說不是大問題,也讓爸爸媽媽們煩惱不已。。。。其實小小的吐奶也暗藏玄機哦,看看今天為大家整理的姿勢 。
新生兒母乳奶量,漾奶,吐奶,嗆奶處理方法,及產婦護理大全
1、漾奶
漾奶指嬰兒喂奶後從口邊溢出奶液。量不多,多是由於嬰兒在喂奶後片刻更換尿布或更改體位引起。寶寶漾奶一般是正常現象,媽媽不必多慮。
>>處理方法:
只要喂奶後輕拍嬰兒背部5~8分鐘,直至打出響嗝就不會漾奶了。
嬰兒漾奶一般不影響生長發育,隨著年齡的增長漾奶情況會逐漸減輕。到6個月後多可自然消失。
2、吐奶
寶寶吃奶後奶水從口中急速湧出到口腔外為吐奶,多數與嬰兒胃部發育尚不完善有關。
嬰兒的胃呈水平狀,胃底平直,缺乏突出。當胃內有氣體存在時,氣體即上升到胃底部,再從責門溢出,同時將奶帶出,這樣就會造成吐奶。
其次。嬰兒胃部賁門肌肉發育不如幽門處完善,造成胃的出口緊而入口松,這也是嬰兒容易吐乳的重要原因。
第三,嬰兒胃容量小、肌肉張力較低等原因,以及喂養和護理不當、喂奶前哭鬧、吸空奶瓶、吮手指、喂奶時奶頭內未充滿奶汁,造成大量空氣吞入嬰兒胃內,都可引起吐奶。
>>處理方法:
遇到嬰兒吐奶,媽媽喂奶時應儘量抱起嬰兒,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使胃裡的奶液自然流入腸內;喂奶後要抱起嬰兒,使之頭伏在母親肩上,輕拍背部直至打出響嗝,讓胃內氣體排出後,再放下並取右側臥位,頭部稍抬高,過會兒再改為仰臥位,這樣就可以減少吐奶的發生。
新生兒母乳奶量,漾奶,吐奶,嗆奶處理方法,及產婦護理大全
提示TIPS:
許多病理性因素,如飲變質牛奶、先天性幽門狹窄、胃腸炎、潰瘍病等,均可造成嘔吐。這種嘔吐量較多,較頻繁,伴有奶塊,甚至有綠色膽汁或血性物嘔出,患急性腦膜炎時可呈噴射性嘔吐,應及早到兒童醫院診治。
3、嗆奶
嗆奶是百天內嬰兒的常見症狀,人工喂養多於母乳喂養嬰兒,好發於寒冷季節。通常表現母親哺乳或奶瓶喂養後嬰兒出現頻繁劇烈的刺激性咳嗽。隨之吐出大量奶汁,嚴重嗆奶會將奶汁或奶塊嗆入氣管,阻塞呼吸道,影響氣體交換,造成嚴重缺氧導致窒息。此時患兒表現面色、口唇青紫,呼吸斷斷續續。心跳仍存在。若不及時搶救可在數分鐘內因窒息而死亡。
>>處理方法:
新近的研究資料表明,嬰兒嗆奶是維生素A缺乏的早期症狀,約半數嗆奶嬰兒存在會厭功能不全,由於維生素A缺乏,導致患兒免疫受損,呼吸道黏膜抵抗力降低,容易反覆感冒或是患上肺炎。
因此,無論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嬰兒。從出生後兩周起應補課維生素AD製劑,代表藥是濃魚肝油滴劑,按照生理需要量補充,這樣做有利於補充維生素AD的不足,還可以間接起到預防嬰兒嗆奶的作用。
不必擔心的吐奶——生理性吐奶
其實,只要不是生病引起的吐奶,可以這樣做:
在每次喂奶後把寶寶豎起來放在肩上輕輕拍背,直到寶寶打嗝以後才能躺下,可以減少溢乳。
兩個月以內的寶寶,一般不用枕頭,但最好床墊是傾斜15度的,頭高腳低。若寶寶的床無法傾斜,可在頭下墊一塊摺疊的毛巾,放下時頭偏向一側,以免溢奶時奶水嗆到肺里。
防止吃奶時吸入空氣。在喂奶時,要讓孩子的嘴裹住整個奶頭,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氣乘虛而入。用奶瓶喂時,還應讓奶汁完全充滿奶頭,不要怕奶太沖而只到奶頭的一半,這樣就容易吸進空氣。
有種「低溢奶」型的奶粉,它比一般的牛奶要黏稠一點,可以減少溢奶的情況。
喂完奶後,抱起和放下寶寶時動作要輕,不可用力搖晃。
如果嘔吐僅是偶爾發生,嘔吐後精神依然很好,不哭鬧,沒有痛苦的表情,一般沒有大問題。在手邊為寶寶準備一些小毛巾或濕巾,一旦寶寶溢奶,及時為寶寶擦凈。
預防寶貝吐奶的妙招
1、先換尿布後喂奶
如果吃奶時也到了該換尿布的時間,還是把尿布換完再吃吧。當他在肚子飽飽的時候,被媽咪左翻右翻,還被拎起雙腿墊尿布,寶貝不吐奶才怪呢。同樣,按摩、撫觸、洗澡等都應安排在喂奶前,以防喂奶後過多翻動引起寶貝溢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