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吃了沒壞處、還會變聰明的高營養食物,「魚」自然是寶寶餐中出鏡率最高的。其實,吃魚變聰明,是有科學依據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結果裡提到:每週至少吃一次魚的孩子,比很少吃魚甚至不吃魚的孩子,睡眠更好,且智商分數高出四分之一!可寶寶和大人吃魚有區別嗎?我們給孩子吃的魚真有營養嗎?適合孩子吃嗎?一起看看吧。
在寶寶添加了輔食的初期,『魚』在寶寶餐桌上的出鏡率是相當高的! 魚大多富含優質蛋白,很多海魚還含有豐富的DHA,寶寶吃了可以更加聰明!
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
每週至少吃一次魚的孩子,比很少吃魚甚至不吃魚的孩子,睡眠更好,且智商分數高出四分之一!
但是魚的種類五花八門,很多媽媽挑的那叫一個眼花繚亂啊!哪些魚營養豐富?又有哪些魚最適合寶寶吃?
FDA發布:這七種魚
一口都別給寶寶吃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聯合環境保護署(EPA)發布了最新版魚類消費建議。
從表格裡可以看到,馬林魚、鯊魚、旗魚……這些深海裡的大魚,都是不推薦寶寶吃的!因為它們都是高汞魚!
汞屬於重金屬元素,是有毒的, 會影響神經系統,研究表明,每100毫升的血液中,汞的濃度上升一個等級,孩子的智商就下降一個等級。
而 越體型大的魚,活的越久的魚,體內所含的汞就越多!下圖這些也都是汞含量高的魚,都不建議多吃哦!
還是要 給大家提個醒,不光是寶寶不能吃,家裡的大人最好也別吃,特別是媽媽們!
汞可以通過母體傳給孩子,所以哺乳期的媽媽、孕期的准媽媽,甚至是備孕期的女性,如果去海鮮餐館,也要注意儘量不要吃哦!
再好的魚
也不能天天吃!
像三文魚、鱈魚、銀魚等含汞量比較低,刺比較少的魚才是適合寶寶的魚!
但魚再好,也不能讓寶寶天天吃,頓頓吃!
FDA和EPA對每週吃魚的頻率和量也給出了建議: 每週吃2~3頓不同種類的魚,最好有1頓是脂肪含量高的海產魚。
居民膳食指南建議: 成人每天吃魚75-100g,每週大約是500-700g,即每週吃魚1斤左右。寶寶要相應減少,一周也要100-150g左右即可。
為了滿足寶寶輔食的多樣性
每週吃3次魚
每次大約50g就非常合適
寶媽們可以看到在推薦寶寶吃的魚當中,還有龍利魚、鯰魚等幾種有些爭議的魚,下面我就來給大家掃掃盲!
龍利魚是什麼魚?
和巴沙魚有什麼關係?
它們適合寶寶嗎?
龍利魚和巴沙魚這兩種,在近幾年非常流行,無論是去餐館,還是在網上購買生鮮,這兩種魚經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因為它們肉質細膩、刺少,製作起來又簡單。
但很多人都搞不清這兩種魚到底是什麼關係,有些人以為是不同地區的不同叫法,也有些人認為巴沙魚就是假的龍利魚!
但實際上
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魚!
品種:
龍利魚,是一種海魚。別看它其貌不揚,又黑又扁,但人家可是正經的海魚,目前龍利魚主要都是捕撈於我國近海,基本上沒有人工養殖。
而巴沙魚,是一種淡水養殖魚,它的本尊長這樣!
樣子沒有很漂亮,但它憨憨胖胖的,一看就知道它的肉質,絕對是又肥又美!巴沙魚屬於淡水魚,一般是靠人工養殖。
雖然這兩種魚從外觀上很好區分,但他們切開後,都是刺少,肉厚,白白的一大塊,口感吃起來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價格:
但龍利魚是海魚,需要捕撈,所以供貨量十分有限,所以龍利魚的價格自然也就高一些。 整條的龍利魚價格一般不會低於百元每斤。
而巴沙魚大部分屬於人工養殖魚,所以它的價格相對比較低,一般 巴沙魚柳的市場價格在20~30/斤,算是物美價廉的一種魚!
但是很多商家為了把巴沙魚賣出更高的價格,會把這兩種魚混在一起賣!你在生鮮平臺上搜索「龍利魚」時,往往會彈出這樣的頁面。
因此很多時候,巴沙魚都背上了【假龍利魚】的黑鍋!巴沙魚表示自己也很委屈。
營養價值:
巴沙魚雖然價格便宜,但並不代表它不好,其實巴沙魚非常適合用在寶寶的輔食當中。
巴沙魚肉質軟嫩,不易過敏,久煮不會老,沒牙的小寶寶也能吃。
雖然DHA含量不如龍利魚高,但 巴沙魚的蛋白質含量很高,還很好消化,是寶寶補充蛋白質的優選食材哦!
據說鯰魚很髒
那鯰魚能給寶寶吃嗎?
還有一條備受爭議的魚,就是鯰魚啦!近幾年,我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都會說鯰魚很髒。
大家所說的這個名聲很臭的鯰魚,因為長得快、價格便宜,抗病能力賽過蟑螂,多髒的環境都能活!所以很多人覺得鯰魚很髒。
鯰魚表示自己也很無奈!
其實,我們吃到的那些鯰魚,大部分都是人工清水養殖的,是比較乾淨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