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自律的人越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才不會把時間和精力白白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而是真的把碎片化時間都利用起來成長自己。自律的人不一定優秀,但優秀的人都自律!讓自律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我有兩個朋友,他們有著相同的條件,相似家庭背景同一所學校,可因為大學時,前者不間斷學習,後者徹底荒廢自我,最後前者獲得了成功。
他們,一個失敗一個成功,我想決定性的因素就是:自律。
問其原因,自然還是逃不開:
自律。
到底搞清楚了什麼事情,才能義無反顧地去實現心中的夢想?
其實搞清楚的事情非常簡單:自律換取自由。
我知道,你肯定有一點不屑,你會說:我也知道這個道理啊,可是臣妾就是做不到啊!
不,你做得到,只是你從潛意識裡不肯自律,或者說,你不肯付出自律的代價。
有個朋友考取了心理學二級,他告訴我:在心理學中,人會把工作態度分為三種:
一是僅僅把工作當作賺錢工具,錢不夠多,做事就不認真,二是工作是自己的未來,希望利用工作獲得成功或者財務自由,三是將工作當作追求,無論發生什麼,都把自己的事業擺在第一位,哪怕犧牲自己的健康,也要實現自己的夢想。
我們會發現,大多數成功的人,都是第三種或是從第三種工作狀態過來的。類比學習、大學生活也是一樣的。
舉個例子,你最近剛剛高考完,朋友之間的聚會慶祝,你必須出去參加,玩到很晚回家,也不忘先看一看今天該看的書單,安排一下明天該做的功課,再去入睡。
如你自己所想的一樣,過個有意義的假期,開始大學生活,做個優秀的人。
這種自律,聽上去容易,其實執行起來特別難。
所以優秀的人是少數
家庭教育、教育
教育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持續關注孩子的成長教育。
這世上最好的努力有兩種:一個是十年前,另一個就是現在。
要讓自己的努力配得上野心的最佳方式,就是此刻努力,積跬步以至千里。
永遠別放棄,眼下的痛苦是為了以後的餘生像冠軍那樣活著。
……
我們聽過很多的道理,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不是雞血打的不夠多,而是我們沒有找到堅持自律的有效方法。
現在就拿起紙和筆,制定一個30天的計畫,30天之後,你會遇見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1、自律者得自由
窩在沙發裡吃零食
追英韓美日國產劇
熬夜刷微博
任意妄為,飲食無節制
逃離的你可能感覺到了自由,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流於表面的短暫享受。
在狂歡過後,迎接你的將會是淩亂的房間,虛度的年華,黑眼圈和受傷的內臟,以及臃腫的身體。
並且用這些來迎接你的人生
而自律者才會有自由。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惡性循環,不自律的生活多了。
你會覺得作息越來越混亂,身體越來越不聽命令,工作越來越不如意,整個人從精神上垮掉了。每個人都有惰性,都有七情六慾。但是自律的人,能夠抵擋那些本能的慾望,讓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擁有更高品質的享受。
快樂分為兩種。
一種是暫時的,這種快樂很容易就能得到,只要你滿足了自己那些原始而初級的本能慾望。你在做這種事情時,會覺得很放鬆,但是這樣短暫的快樂沒辦法在未來對你有所幫助。
還有一種是長期的,在每一個當下,需要付出,需要累積,見效慢,需要很長的週期才能呈現出效果。但是一經獲得,在你接下來的人生中都會受益無窮。例如學習一門外語,培養一樣特長,學習一件樂器。
懶惰和放縱會吞噬一個人的鬥志,使他被困在生活瑣碎而短暫的享受中,無法自拔。長此以往,會拖垮一個人,使他不再具備更多的人生選擇。因為他整個人的自控力已經被廢掉了,即便有所思考,也是空中樓閣,遙不可及。
自由並不是沒有前提的,換句話說,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那些不需要前提條件就能獲得的短暫快樂,只能算是一種享受。自由不是指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你具備這樣的實力:「我想不幹什麼就不幹什麼。」自律能夠達成這樣的效果,讓你從自身出發,提升自己各方面的實力,以至於有底氣選擇。
村上春樹寫道:「人本性就不喜歡承受不必要的負擔,因此人的身體總會很快就對運動負荷變得不習慣,而這是絕對不行的。寫作也是一樣,我每天都寫作,這樣我的思維就不至變得不習慣思考。於是我得以一步一步抬高文字的標杆,就像跑步能讓肌肉越來越強壯。」
作為職業作家之後,村上春樹非但沒有過上每天睡到自然醒,胡吃海喝的生活;相反卻嚴格自律,早晨五六點鐘就起床寫作,每天抽出一兩個小時來跑步,和自己的惰性做鬥爭。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必須要完成的事項,一旦陷入拖延症,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
2、一次只設定一個目標
準備高考的那段歲月想必是很多人最驕傲,最努力,最充實的時光。準備高考時,心無旁騖,那時心中只有一個目標,考上大學。
如果拿出高考的專注熱情來,想必很多事情都不再是難事。但現在,我們想要的太多。做計畫時,目標列出十條八條的不成問題。但精力只有那麼多,細分下去,想要每個都兼顧到,只會把自己弄得越來越疲憊,越來越氣餒,最後不了了之。
所以堅持自律時,一次只設定一個目標。目標越小,越是可量化的,便越容易成功。設定目標後,便要牢牢地記下,一刻都不能忘。每天無數地告訴自己,我要成功,我要賺錢,我要追某某某,把這些想法刻在腦子裡,當做要事來完成。
然後便是一絲不苟地執行,若是執行時無法做到專注,可以藉助軟體,比如番茄軟體,布穀布穀軟體,在那25分鐘內,告訴大腦只專注一件事。
當人的精力只專注在一點時,所有的事情都會為其讓路。
3、有儀式感的自律
明明知道今天的寫作任務還沒有完成,可是雙手還是不願意離開手機,等到臨睡覺的時候,才不得不打開電腦,啪啪啪地開始打字,最終的結果便是,睡覺變得越來越晚,日積月累,惡性循環。
自律者要有正確面對拖延的習慣。拖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敢開始。一件事,早晚要做,晚做不如早做。選擇一個好的開始,便就成功了一半。
以前下班回到家,便開始刷劇,看第一集的時候,暗暗告訴自己,看完這一集就去碼字,看第二集的時候,告訴自己看完就去碼字。最終的結果是,一晚上刷完一部連續劇,沒寫出半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