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你的建築攝影作品更出彩呢?別光想著什麼對焦、曝光、HDR、後期調色之類的事兒,先從最基本的構圖說起。
恰當的構圖,能起到化腐朽為神奇的作用,讓原本乏善可陳的建築瞬間變身高大上,抓人眼球,逼格滿滿。
今天要為您介紹的就是 5 種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的建築攝影構圖技巧,有志於拍出好片的童鞋們,千萬別錯過!
1. 向上看
「當你不知道拍啥好,向上看。」
人們很少會用直上直下的視角觀察建築,很多熟悉的建築在這一視角下會大變樣,看起來十分新鮮:
除了新鮮感之外,往上看,你可能還會看到一些平日裡忽略了的特殊景象。
尤其是在古建築里(無論是中式還是西式),向上看,你往往可以發現或金碧輝煌,或匠心獨運的穹頂彩繪或特殊結構。
它們往往是具有規律,中心對稱的圖形。聚焦它們,再使用方畫幅+中心構圖,往往能拍出最佳效果。
左:教堂穹頂;右:涼亭頂部
而在現代建築里,你也可以看到特殊的天花板裝飾,比如說酒店大堂的玻璃穹頂,節日期間掛著的小飾品,具有設計感的吊燈等等。
從這個角度拍,吊燈也可以很有意思
就算沒有華麗繁複、設計精妙的天花板元素,你也可以跑到天井裡,拍一拍被樓體邊緣割裂成各種形狀的天空,照樣可以很有趣:
如果由於天氣原因,天空部分顯得比較無聊,你可以等到傍晚再拍,利用好鮮艷的晚霞,或者採用特殊的技法,如長曝星軌,讓天空部分變得有趣起來。
總而言之,當感覺眼前的景物有點平淡無奇,不妨抬頭往上看,可能就會收穫意外的驚喜。就算沒驚喜,也不會有啥損失,為什麼不試試呢~
2. 利用透視
透視,簡單地說就是「近大遠小」。在建築攝影中,我們可以利用、強化透視,來讓作品更吸引人。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走到「瘦高」型建築(如大廈、塔樓、紀念碑等)腳下,用廣角鏡頭仰拍。
在這個視角下,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本來就很顯著,再加上廣角鏡頭「放大近處景物」的特性,會讓建築物看起來格外高大:
當你拍攝走廊、扶梯、樓梯間時,也可以利用透視,讓兩側的線條匯聚在一點,這樣的畫面往往吸睛效果十足:
3. 強調線條
和自然景觀相比,人工建造的建築往往具有比較規整的外形和平直、流暢的線條,你可以考慮突出線條,讓線條本身成為畫面主體。
這就要求你在取景構圖時排除線條以外的干擾因素,儘量讓線條更突出。我們來看個例子:
從構圖的角度看,左圖明顯不如右圖,因為這張照片最大的看點就是屋頂上交錯的線條,而左圖中包含了大量線條以外的干擾元素。
你也可以拍攝多組不同方向、種類(曲線、直線、折線)線條的匯聚處,線條本身具有引導視線的作用,這樣的照片也會比較吸睛。
你也可以嘗試尋找一些「乾淨」背景上的單一線條(如以天空為背景的的建築邊緣,或從側面看樓梯),再儘量採用對角線構圖安排線條斜穿過整個畫面,同樣能很有效地引導觀眾視線。
4. 聚焦重複結構
建築中往往具有大量的重複結構,聚焦這些重複結構往往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拍攝效果。
你可以把這些重複結構全部放在一個平面上,讓它們看起來比較相似或完全相同,形成數量、規模上的衝擊力:
需要注意的是,重複結構不一定就代表著「微觀,局部」,有時候,重複結構反而只在宏觀層面上呈現。
比如說,單個的房間看起來各不相同;但當你的視野比較大,從宏觀上抽象地看,它們就會變成大量的重複結構:
你也可以把重複結構和「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相結合,利用重複結構的大小變化作為空間標尺進一步強調畫面的空間縱深感:
5. 框架式構圖
所謂框架式構圖,其實就是利用前景景物產生遮擋感,把觀眾視線集中到未被遮擋的部分上的一種構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