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到高三:孩子不同時期心理特點全分析,還有溝通方式推薦!(老師家長快收藏)

作者:CUP       2018-12-31 02:27:24


小育導讀:

孩子的心理特徵會隨著成長而變化,各個時期會呈現出不同的心理特點,掌握孩子心理,會讓師生間、親子間的溝通更順暢,更有效。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篇文章,文章列出了從一年級到高三的孩子們的特徵,這些特徵在不同的階段相對而言比較鮮明。除此之外,還推薦了家長、老師針對孩子各個時期可以使用的溝通技巧,快來看一看吧!

一年級到高三:孩子不同時期心理特點全分析,還有溝通方式推薦!(老師家長快收藏)

小學一年級

心理特徵:

孩子們剛剛進入小學,對小學生活既感到新鮮,又有些不習慣,因而一時難以適應,好奇、好動、喜歡模仿,但很難做到專心聽講,特別信任老師,並且有直觀、具體、形象等思維特點。

溝通方法:

此階段以適應和培養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為主,引導孩子怎樣愉快地學習。家長可以從如何安排時間,如何使用高效的引導語入手,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的好習慣。

小學二年級

心理特徵:

此階段是小學生培養自信心的關鍵期,但是情緒容易不穩定容易衝動,且自控力不強。

溝通方法:

在此階段,孩子逐步適應了小學生活,學習習慣、學習態度逐漸定型,行為習慣也開始產生。我們要對其不良形為進行及時糾正,培養學習興趣。要多鼓勵肯定孩子,隨時注意孩子心態的變化,學習上還是要注重習慣的培養和基礎知識的把握。

小學三年級

心理特徵:

此階段是孩子情感發生變化的轉折時期。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逐漸變得內控、深刻、自覺。但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情緒控制能力還是有限。普遍出現馬虎大意,做作業磨蹭等不良習慣,需高度重視及耐心糾正。

溝通方法:

由於交往範圍擴大,認識能力不斷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種困擾也隨之而來,開始產生不安情緒,需要家長悉心陪伴和耐心引導,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小學四年級

心理特徵:

9-11歲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關鍵期,處於兒童期的後期階段,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於從低向高的過渡期,生理和心理變化明顯,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

孩子已經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有限,社會交往經驗缺乏,經常會遇到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是不安的開始,如果不注重引導,孩子可能會因為一些小的困擾影響了學習,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但通過正確的教育,這種不安可以轉化成對自然和社會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慾望,綜合能力得到快速地提高,在學習的旅途中將會實現一次具有人生意義的深刻轉折。

溝通方法:

此階段孩子的學習知識點已經增多,孩子開始出現小學階段第一分化,需及時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樹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課時注意力的問題,書寫習慣,培養孩子演算、檢查的習慣。

小學五年級

心理特徵:

競爭意識增強,不甘落後。更關注學習成績,對於學習優秀的同學開始產生敬佩之情。獨立能力增強,喜歡自發組成小團體。不輕信吹捧,自控能力逐步增強。

溝通方法:

鼓勵孩子堅持去做一件事情,幫助孩子建立進取的人生態度,促進自我意識發展。

孩子已經開始進入小升初的儲備期,家長要開始關注小升初信息。為孩子提供一些接觸自然、社會的機會。學習中遇到的自然和社會的觀察問題,沒有實踐操作能力,很難準確理解其中內涵,接觸社會對培養學習興趣、保持主動學習的態度、迎接更複雜的挑戰有積極作用。

小學六年級

心理特徵:

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過渡的階段,相當於小學後期和整個中學階段。學生的自主意識逐漸強烈,喜歡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時還會對老師、家長的正當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情緒不穩定。注意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人的記憶力增強,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銳,特別是由於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加強了,自我意識、評價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發展,初步形成了個人的性格和人生觀。但意志力仍不夠堅定,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在發展中,所以遇到困難和挫折容易灰心。

溝通方法:

此階段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在關注孩子學習的同時,還需有個健康的心理發展。

逐步為小升初做準備,對心儀學校的考試範圍和特點多做了解。

一年級到高三:孩子不同時期心理特點全分析,還有溝通方式推薦!(老師家長快收藏)

初中一年級

心理特徵:

成熟性與幼稚性的統一,進入少年期,身體形態發生顯著變化,身體機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應地產生變化,但童年和少年兩個階段之間是逐漸過渡的,初一學生剛剛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維的發展還有限,身體發育、知識經驗、心理品質方面依然保留著小學生的特點。向上性與盲目性的統一,自我意識開始發展,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也開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好評,在學習和紀律方面會認真努力,力爭給老師和同學留下好印象,但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還處於萌芽階段,神經系統調節能力較差,容易受外界影響,順利時盲目自滿,遇挫折時盲目自卑、泄氣,有從眾心理。

獨立性與依賴性開始統一,不願讓大人管,但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具體困難時,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幫助。新鮮感和緊張感開始統一,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新學科感到新鮮。但不久後,由於學科增多,複雜性增強,課時延長,考試增多,教法和學法與小學不同,使其感到緊張。

加強養成教育,注意心理輔導自我意識的教育、情緒輔導、青春期教育。開展學習方法指導,學習習慣及時間分配等。還要注意不要放任孩子不管不問,不要嚴管不解決問題。

年級特點:

從六年級剛剛升入初中一年級,很多學生還以小學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對待初中的課業,有些孩子會出現上課跟不上老師進度,明顯感到學習任務加重,學習有些力不從心的情況。

總述:

從小學進入到中學,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飛躍,學生面臨著新的環境、新的老師、新的同學,對於「新」的適應速度將會對初一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新年級的初一新生,對一切既陌生又好奇,心態比較放鬆。科目增多了,知識難度也比小學有了較大提高,已經不能再用小學或者初中的學習方法來學習,一定要及時調整,學習時間分配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溝通方法:

1.關注適應性——從小學生轉變為中學生,對周圍的環境、教學的方法、生活的節奏都需要適應,適應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初一甚至整個初中階段的成績,所以初一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儘快適應新的生活。

2.新的習慣養成——初一是打基礎的年級,不僅要打好知識的基礎,更要打好學習習慣的基礎,重視「養成教育」,就是讓學生儘快養成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習慣,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成功的養成教育是學生初中階段學習成績優秀的重要保證!

3.重視基礎知識——課程的難度是漸進的,所以通常剛開始的時候,學生都會覺得比較簡單,初一不要追求「難度」和「進度」,要重視基本概念的學習、剖析和應用,只有基礎牢固,才有可能在整個中學階段學得輕鬆而有成效。

初中二年級

心理特點:

此階段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身體都發生了許多引人注目的變化。另一心理特點是表面什麼都不在乎,實際上從眾心理很重,既想標新立異又擔心脫離集體。於是有的學生出現了緊張﹑焦慮﹑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由於心理發展與生理髮展出現嚴重的不平衡,導致了程度不同的對抗情緒的出現,以及逃避、說謊、破壞、暴力等不良行為。獨立性有較大的發展,自尊心增強。

溝通方法:

青春期性成熟帶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進青少年性意識的發展,怎樣去認識愛情、處理對異性的好感需要正確引導。重視溝通——初二的學生進入到了青春期,比較逆反,和家長的交流逐漸變少,對一味地說教非常抵制,所以這段時間家長一定要多和孩子進行溝通,隨時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給孩子需要的心理疏導和正確觀念的引導,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心理軌道上發展。

總述:

不僅初二,連同高二也是一樣,都處於學習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一般重點校都會把初三或高三的知識加到初二和高二下學期進行。初二和高二的學習任務和壓力都很大,孩子要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後面講到高二不再總述)。

學科內容加大加深,孩子此階段學習上會出現一個明顯的分層,需引起高度重視並提前做準備,鼓勵孩子提前預習,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

一年級到高三:孩子不同時期心理特點全分析,還有溝通方式推薦!(老師家長快收藏)

廣告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想整組買下來 30個「療癒造型」的百變小貓耳環


老婆出車禍過世,但每個月依然有人往她銀行裡匯錢,知道原因後我怒砸遺像!


兒子吃母乳後卻離奇死亡,得知原因後,老公大罵:你不配當媽!


家裡拆遷後前妻求我復婚,要和我好好過日子,我說:晚了


男子參加前任女友婚禮,對方特地上了一道菜,全場尷尬到了極點


一個「低」情商婆婆覺悟:兒子再婚後,才明白,還是第一個兒媳好


生了女兒,婆婆笑眯眯的獎勵我兩萬塊,隔天聽到對話我淚流不止


保姆做了五年突然辭職,我多給兩千,她哭的哽咽,我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