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陰謀論嗎?任何一件看似自然發生的事件,其背後都有可能是事先策劃好並隱藏著驚天的大秘密。比如美國總統甘乃迪遇刺,就有人懷疑說是副總統派人暗殺,也有人說是蘇聯的陰謀。當然,這些都是陰謀論的說法,推論無從考究。今天,給大家帶來這部紀錄片,是一場真實殘酷的實驗計畫。
《孿生陌生人》
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
這也是今年最「怪異」的紀錄片,一月在聖丹斯電影節上映。
它一上映就成為熱門話題,還獲得了美國紀錄片單元最佳敘事獎獎項。
故事用親歷者的親身採訪,對過往事件進行回溯。
通過當事人親述、情景重演、真實錄影、報紙資料等形式,穿插呈現,用第一視角講故事。
1980年,美國紐約。
19歲的鮑比入學社區學院,開始自己的大學生活。
在入學的第一天走進校園,便不斷的有人跟他打招呼,或是微笑,甚至還有女孩主動衝上來擁抱。
這讓鮑比很詫異,他心想城裡人套路真多,城裡的大學也真奇怪。
面對陌生人都這麼熱情,上大學的人都是自來熟?
當聽到有人叫他艾迪時,鮑比明白了,他們認錯人了。
鮑比不明白,難道我這麼像艾迪,居然會讓這麼多人誤會。
當他親眼看到艾迪時,當場被嚇了一跳,兩人真的太像了。
一模一樣,簡直就是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當見面震驚漸漸平息後,兩人產生了一個共同的想法:
難道我們是孿生兄弟?過去走散了的孿生兄弟?
試想一下,如果當你知道這個世界有一個跟你長的一模一樣的人,你會作何感想?
經過艾迪和鮑比雙方家庭的見面,就像偶像劇里的狗血故事發生了。
對比了出生日和領養日期,確定了倆人真的是失散了19年的孿生兄弟。
失散多年的雙胞胎因為在同一所大學就讀,卻意外相認。
這種奇妙的緣分不言而喻,成為了各大媒體和報社的新聞。
兩兄弟成為了報紙和媒體採訪的頭條人物。
生活,沒有狗血只有更狗血。
一個名叫大衛的男孩,在報紙上看到了兩兄弟的照片,竟然也發現自己和他們長的一模一樣。
也是一天的生日,同一個領養機構,同一天的領養日期!
經過核實,發現三人是親生的孿生兄弟。
電影都不敢這樣演。
現實真比電影還要戲劇,藝術永遠來源於生活。
如此百年不遇的神奇事件,讓三人大火,美國的各種權威媒體都爭相報導。
三兄弟一起上新聞,參加綜藝節目,接受各種採訪。
三胞胎的軼事,也成為了美國家喻戶曉的事情。
奇遇為他們帶來了名氣,他們拍廣告,在電影里客串角色。
他們還開了一家餐館,三胞胎的名號還註冊成了商標,變成一個品牌。
超高的人氣,讓三兄弟在一年的時間就成了百萬富翁。
三兄弟相認皆大歡喜,美好的生活就此展開,這可以算一個完美的結局。
但是,為什麼當年三兄弟會失散?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他們的養父母,對此意見很大,甚至感到受到了相關部門的愚弄。
他們找到了當年的領養機構,想要討回個說法。
卻始終沒有得到令人信服的答覆,更沒有人跟進來解決此事。
而重逢後,孿生兄弟們打算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就在這尋找的過程中,陰謀論就此被披露開來。
與此同時,一位元美國記者在做新聞調查時,無意間發現了研究兒童精神的相關文章。
這些科學家研究的內容,就是將同卵的兄弟姐妹分開,讓不同的家庭領養以此來觀察,孿生孩子的遺傳基因是先天決定還是會受後天的影響。
三胞胎鮑比、艾迪、大衛,就是這批研究對象中的一個重要案例。
出於科學研究嚴謹性的考量,被領養家庭與領養家庭都不知道這項研究的存在。
這個事實對三胞胎兄弟來說,無疑是五雷轟頂。
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從一出生就被人操控。
自己生命從來不由自己掌控,他們只不過是別人拿來實驗的小白鼠。
幕後這些科學家是第一次進行這項研究,從開始實施計畫之初就進行了嚴密的計畫。
操盤者是大名鼎鼎、臭名昭著的精神病醫學家彼得紐鮑爾。
他說,這是人類第一次進行這樣的研究,也是最後一次。
因為樣本極難採集,人物不能複製,這會成為一項不朽的研究。
還有一個更讓人細思極恐的事情,這項科研專案團隊背後的支持者到底是誰?
當詢問到他們的研究資金來自哪裡,知情人士只透露說,來自華盛頓的一些家庭基金,和私人財團。
眾所周知華盛頓是美國的政治中心,試想一下如此有違法律和人道主義的研究,背後如果沒有政府權力、龐大金錢的支持,怎麼會順利到過了幾十年後才被人們無意中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