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漢女棺考古開棺前棺蓋現「屍影」,在場人都看見了,專家到場卻說謎團難解
在中華民族歷史進程中,有過很多遺憾,失去了很多先進機會,這些機會都會改變中國的發展方向和民族民命運。比如,在戰國後期中華「大一統」形成關鍵節點上,最有統一中國機會和能力的楚國,沒有把握住機會,反讓西部落後的秦人滅國。
(秦兵馬桶)
由誰統一中國,對中華民族來說都是好事,但統一後中國發展方向和文明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讓楚國統一了,中華文明發展進程會加速,而秦國滅六國後統一的中國,從文明進程上說是倒退的。因為,楚國不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遠遠超過秦國。
現代的考古發現,已多次驗證了這一觀點。如在「梧桐樹下戲鳳凰」頭條號中說過的熊家塚楚墓(詳見《湖北發現中國迄今最大楚墓,與秦陵有一比》),較秦陵早葬200年,但規模和出土物的發現,已遠超那個時代的各個諸侯國。
這篇要說的 謝家橋M1漢墓,也是在離當年楚國都城不太遠的湖北荊州關咀秦漢墓地發現的,出土文物之豐富,再一次顯示了楚地的發達和富有。
(謝家橋M1漢墓發掘現場,刑警值勤看護)
謝家橋M1漢墓出土物之豐富,為近年中國考古發現所罕見,許多謎題還沒有破解。有學者認為,僅從紡織品來說,是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之後又一重量級大發現,但我看,除了沒有出土古屍,很多地遠方遠超馬王堆,只是湖北的考古研究沒有跟上。
而更詭異的是,開棺前棺蓋上發現「屍影」,所有在場人員都看見了,這一謎團至今沒有破解!
謝家橋M1漢墓,位於荊州市沙市區關咀鄉的清河村,郢城以東約2公裡處,西北距楚國故都紀南城約5.5公裡。謝家橋四周都是秦漢古墓,不遠處有岳橋、肖家草場、周家台、火巷台、清河、楊家山墓葬群,墓以中小型為主。
(謝家橋M1漢墓出土物由武警搬運,保管嚴格)
謝家橋M1漢墓是怎麼發現的?不是考古專家發現的,而且是村民取土挖出來的。
當地村民在大土堆附近取土。2007年11月7日,荊州市的護墓隊在例行巡查,剛好來到這個地方,發現土質異常,判定下面有古墓,立即叫停取土。
荊州地下文物豐富,當地盜墓現象不時發生。謝家橋附近挖出古墓的消息悄然傳了出去,盜墓者上心了。11月13日深夜,盜墓者摸到了謝家橋,在取土的地方挖了起來。
有人盜墓!發現的群眾立即向荊州110舉報。警方接報後迅速趕到現場,當場抓獲到了1名盜墓者,繳獲了鐵鍬等盜墓工具。
(謝家橋M1漢墓考古現場)
這次報警十分及時,如果晚一天,甚至遲幾小時,盜墓者就得手了,盜洞已接近棺槨。後來考古隊進駐發掘後發現,因為村民取土,上面 封土已挖差不多了,墓口距離地面只剩1米,再挖下面就是槨室了。
就地保護已比較困難了。案發次日,考古人員進入現場勘察。經請示上級,取得批准後於11月19日,荊州博物館組織力量,對此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此墓的發掘成為當事的一年考古 盛事,經湖北當地媒體的渲染,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全國好多媒體,都集中趕到現場,實地跟蹤採訪。
(謝家橋M1漢墓考古現場,槨室已完全暴露)
特別是當地的考古人員對媒體透露:「墓保存特別好,棺內可能有馬王堆漢墓那樣的不腐古屍」,這一說法更吊足了社會的 胃口,當時好多媒體都是頭版頭條報導,把謝家橋M1號考古引向了獵奇。
但是,但是,很失望,很失望,密封完好的棺材打開以後,屍體早腐爛了,棺內只有一副人骨。
由於媒體報導跑偏了,以至於很多重要的出土物和發現,沒有能再引起關注。這裡,我根據考古報告,將重要的發現簡單說一下。
謝家橋M1漢墓為帶墓道的豎穴土坑木槨墓,密封嚴實、保存完好。發掘時墓口已遭破壞,現存墓口距槨蓋板約1米,墓坑殘長5.7米、寬3.75米。
(謝家橋M1漢墓內棺)
槨室除最上一層蓋板外,其下有一層分板,四周有一圈護槨板,密封相當好。
槨室結構為五室,四邊有狹窄的便槨(邊室);中央棺室較寬大,四邊室均有通往棺室的門及象徵性的望窗。蓋板外有一周收方(護槨)。
(槨室,棺材擺在正中)
整個墓葬耗費了大量木材,而且都是好木材,如槨蓋有6塊實心楠木做成,每塊少則幾百斤,重則上千斤。
槨室做工精細,尤其是各箱室隔梁、門窗和分置器物的隔板、橫襯以及帶木栓的凹槽墊木等,結構嚴謹,匠心獨具。
如此槨室就是墓主的「陰宅」,如其生前「陽宅」一樣講究,棺材放在陰宅(槨室)的正中後部。
(謝家橋M1漢墓考古現場,提取槨室水樣)
陰宅中的各個房間(槨室),都放滿了珍貴的隨葬品,即使在當時,都不是一般人家可以置辦起的,墓主生前應該享受了榮華富貴。
謝家橋M1漢墓考古,分現場和室內兩部分考古,槨室在現場清理,棺材是整體調運到室內開棺。
現場共清理出各類隨葬品196件(套),按質地可分為漆器、木器、竹器、陶器、銅器、鐵器、骨器、絲織品等幾大類;按用途可分為日常生活用品、禮器、樂器、車馬器、喪用具等。
「陰宅」各房間出土的隨葬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