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沒人脈的時候,最容易做這三件傻事,如果不懂你會越混越差。
人窮,並不可怕。
怕的是窮人不去行動。
有些窮人,想賺錢,
但是卻沒有做對事情,
不但錢沒賺到,反而把自己還搭進去了。
一個人,越是沒錢,選擇的時候越要慎重,
尤其這三種事越是不能做,
因為一旦做了,
很有可能一輩子也翻不了身。
1、找捷徑的事不要做
窮人做事,很多時候沒辦法腳踏實地,
總是求快、想立即獲得成果。
於是就想走捷徑,來繞過一些必須要付出的辛苦。
但殊不知,在這個社會上,其實並沒有什麼捷徑可走。
有時候那些看似是捷徑的路,往往不僅不是捷徑,反而是陷阱。
就比如說前幾年我在一家國企單位工作,當時我有一個同事老范。
當時老范是我們部門資歷最老的員工,去年因為部門有一些變故,本來該他升職的,
但是結果耽誤了一年。
到了今年年底,論資排輩是一定能排到他今年升職的,
但是因為老范是從農村出來的,家裡有一大家子人要養。所以老范就比較心急。
臨到了年底,老范今年的業績沒有去年那麼突出,於是老范有點慌。
思來想去,還是跑到了領導家,準備給領導送禮希望領導能給他開個後門,讓他今年能升職。
結果沒想到我們這個新來的領導不吃這一套,
本來領導都決定今年讓老范升職的,但是就因為老范這一搞,結果今年的升職又黃了。
所以其實有時候,在我們還沒錢的時候,最好不用動什麼歪腦筋。
很多時候干好自己的活,辦好身邊的小事不出錯,一點一點積累
這樣看似是最慢的途徑,但其實是最紮實的途徑。
不然就算爬的快了,也可能跌的狠。
2、話不能隨便說
說話有三種境界:一是水平低的人,口無遮攔,誇誇其談;
二是水平高的人,說話前深思熟慮,想好再說;
三是真正高明的人,說話前想一想,然後什麼也不說。
而很多窮人,往往就停留在第一層面。
其實在現在這個社會,會說話是一種很寶貴的能力。
但學會適時的閉嘴,是一門更重要的功課。
因為在現在這個社會,不管是職場還是商場,每個人都面臨諸多的利益的糾葛,
尤其在單位,很多人際關係都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很多。
當我們身處低位,對很多事情不太了解的時候,很多利害關係是我們看不到的。
所以一旦說話不注意,就很容易禍從口出,哪句話說的不對就可能觸及到他人的敏感點。
因此越是在沒錢的時候,話越要少說,越要謹慎。
尤其是得罪的人話,有關於領導和同事的壞話,一定不要說。
因為說不定哪句話就會流傳到當時人的耳朵里,從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3、不斷換目標的事不可取
窮人本身就沒什麼資源,同時做幾件事幾乎是不可能,更何況頻繁的換目標,
所以對於窮人來說,其實最好的策略,就是專心做好一件事。
比如說我有一個同學,他父親當年在高中教書,那個年代雖然穩定,但是掙得確實少。
當時看著同事們一個下海,還有自己的學生畢業幾年都掙得比自己多,
於是我那個同學的父親也心動了。當時從學校辭職自己去做生意。
但是沒想到,一上手才發現,其實他並不適合做生意,抹不開面子,也沒有特別敏銳的商業頭腦。
結果不到兩年,家裡的積蓄當時都虧光了。
這個時候再回頭看,當年留在學校的那些同事,正好趕上補習機構瘋狂擴張,家長願意給孩子掏錢補課的時候。
很多同事借著高中名校在校教師的名頭出去補課,一個假期就能掙幾十萬。
這個時候他後悔了,想再回學校。
可是這個時候學校根本不缺人,大家都擠破頭想進來,已經沒他的位置了。
這個時候我這個同學的父親真的是非常的後悔,
早知道不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
所以其實當我們還沒有能力,沒錢也沒人脈的時候,我們最好的方式,還是把眼前的事做好,
讓自己在某一個領域不斷精進,這樣才是最穩妥的窮人成功之路。
所以大家現在知道在職場什麼是最好不要做的事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