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教授:開發孩子大腦最高效的三個方式:運動、閱讀和遊戲!

作者:CUP       2018-12-07 02:24:35


洪蘭教授,一九六九年臺灣大學畢業後,即赴美留學,取得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曾在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及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接受博士後訓練,之後進入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於加州大學河濱校區擔任研究教授。

洪蘭教授:開發孩子大腦最高效的三個方式:運動、閱讀和遊戲!

今天,洪蘭教授將用腦科學告訴各位家長的是:學習沒有起跑線,大腦終生具有可塑性;逼迫難以成就孩子,孩子想學的時候學得最快;大腦是個有限的資源,很少人得天獨厚樣樣好;運動、遊戲和閱讀是發展孩子大腦最好的三個方法……

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捩點

她告訴大家,大人是需要知道孩子的大腦是怎麼回事:以下這張圖上不同顏色代表的區域其實都有不同的功能,比如黃色的部分是額葉,也具有大腦發展中最高級的整合功能,紫色和灰色交接的地方,是聽覺值。

洪蘭教授:開發孩子大腦最高效的三個方式:運動、閱讀和遊戲!

洪蘭告訴大家,大腦的重要性

因此,父母不能打孩子,特別是打孩子的頭部。因為,這可能造成孩子大腦生理機制的損傷。而大腦一旦損傷,人就會在生理機制上遭遇障礙,日後再怎麼通過後天的教育努力,希望也是非常渺茫的。

而從大腦發展的角度,洪蘭教授說,每個人的神經是具有可塑性的。海馬回的神經細胞再生,大腦的神經連接不停在改變。學習的時候,神經迴路會加強。

洪蘭教授:開發孩子大腦最高效的三個方式:運動、閱讀和遊戲!

海馬回的神經細胞再生,大腦的神經連接不停在改變

9個月嬰兒會爬之後,開始探索,神經開始大量連接。

洪蘭教授:開發孩子大腦最高效的三個方式:運動、閱讀和遊戲!

最左邊是剛出生嬰兒的大腦,中間是三個月,最右邊是兩歲小孩的大腦神經連接

在她看來,不存在「輸在起跑線上」、「3歲定終身」等說法。

因為,人的大腦一直在發展、在變化,大腦有可塑性,大腦不停因應外界需求而改變神經網路連接。「它的神經迴路是可以改變的」。

人生是馬拉松,爭的是終點,不是起點,要跑到終點才是贏家。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捩點。

有的家長可能覺得自己的孩子開竅慢,洪蘭教授引用兩句經典解答了大家心中的疑惑。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西漢.戴聖《禮記·中庸》

學習是「學+習」。

別人學一次就會了,就學他一百次;別人學十次就會了,就學他一千次。如果真能照這樣子去做,雖然再笨,也會變得聰明,即使再柔弱的人也會變得堅強。

有的人生來就知道它們,有的人通過學習才知道它們,有的人要遇到困難後才知道它們,但只要他們最終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樣的了。

情緒,是改變大腦最快的工具

「孩子有一生的時間需要學習,不需要催他,也不需要急於一時一刻,但是情緒處理不當,會使孩子厭惡上學,甚至產生負向人格。」洪蘭教授告訴我們,情緒,是改變大腦最快的工具。

拿學習這件事來說,主動的學習才有用,被動學習沒有用。孩子想學,偷著學學得最快。

有的時候,你認為孩子具有某個缺點,這個時候也不要輕易去改變孩子,尤其不能讓孩子有情緒障礙。

汶川地震後倖存者大腦結構圖顯示:這些人腦部主宰情緒、記憶功能的部分,在25天內就出現了變化,產生焦慮,憂鬱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症狀。

洪蘭教授說,如果一個人每天都在想不好的事情,負面情緒就會放大。

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結果改變大腦。

洪蘭教授:開發孩子大腦最高效的三個方式:運動、閱讀和遊戲!

她還分享了一個小故事: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的媽媽曾說過,馬友友從來不會因為他大提琴拉得不好而挨打,因為這位母親深知,孩子如果挨打,就會對拉琴產生恐懼。

家庭是最早的學習場所,父母是最初的老師

言傳身教,為什麼身教這麼重要?答案在於模仿的力量非常強大。

洪蘭教授:開發孩子大腦最高效的三個方式:運動、閱讀和遊戲!

模仿的力量

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家庭是最早的學習場所,父母是最初的老師。

因此,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

與此同時,家長要支持孩子,要信任孩子,但也要管教孩子。因為,父母所制定的規矩和限制並不會讓孩子感到難受,相反的,這會形成一種規矩,讓他們有安全感。

孩子最怕的是,家長今天和明天立的規矩不一樣。

她說,我們是透過被人管理才學會管理自己。一開始沒有外在的控制,內在的控制也不會產生。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麼?是讓他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講座現場,她分享了一個實驗結果:有實驗曾追蹤1970年4月出生的17000名嬰兒到2008年,2008年到這些人38歲時候,研究結果發現,影響他們快樂和生活滿意度最高的因素,不是一般人認為的IQ和GPA(智商或者學業成績),而是conscientiousness(自知與責任心)。

決定一個人成敗是self-control(自製), integrity(正直) and perseverance(恆毅力)。

成功的人不是最聰明的人,而是最有毅力的人。

不要擔心和緊張,不要過於焦慮,孩子非常敏感,如果父母焦慮,那孩子會更加焦慮。父母親以平常心待之。

舉個例子:小提琴大師與生手的大腦對比發現,這兩者大腦裡面構造不一樣,是因為小提琴大師每天的反復練習造成的。

勤能補拙,著名的「一萬小時原理」 也就是這個道理。

童年最好的玩具是有玩伴

很多家長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孩子的智力與玩具的多少有關。於是,給孩子買很多很昂貴的玩具。

在加州大學的時候,洪蘭曾親身參與了這個實驗:實驗把一隻老鼠,兩隻老鼠,10隻老鼠分別關在一起,實驗結果顯示,2隻老鼠在一起的腦部神經和10隻老鼠放一起的並沒有任何區別。

洪蘭教授:開發孩子大腦最高效的三個方式:運動、閱讀和遊戲!

2隻老鼠在一起的腦部神經和10隻老鼠放一起的腦部神經並沒有任何區別

也就是說,孩子成長,最需要的不是玩具,而是玩伴。「只要是正常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有玩伴比什麼都好。如果家長能做孩子的玩伴,勝過給孩子買數不清的高級玩具。」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婆婆出車禍,女兒拒絕拿錢,回家收到銀行簡訊,如遭雷擊


三兒子:大哥和二哥都不給爸媽養老,憑什麼我要養?三兒媳:我養


「兒媳,我去打工補貼我女兒,月子你回娘家」「請您離開我家」


俺生了兒子,婆婆大方獎勵俺100萬,出院回到家,俺婚姻結束


婆婆立遺囑,財產歸兒子一人,兒媳:請讓您兒子辭職照顧您


女子月入十萬,不做家務被婆婆打住院,醫生拿出報告,婆婆癱在地


倆女兒出嫁父親各給一套房,暗示繼女要小的,繼女拒絕後才知真情


婚後從沒見過妻子生理期,丈夫納悶,隨手打開梳妝盒,他情緒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