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韓寒微博公布五月天將為他的新片兒《飛馳人生》創作演唱主題曲
頓時在各種社交平台上炸起歡呼一片:
無數85、90這「老一代」少年們都在奔走相告:有生之年,兒子長大之前,我竟然真的能看到「韓信」組合的世紀合作!!!
這兩個飛曾馳過我們無數人青春的名字,真的被「飛馳青春」這個文藝又感傷,中二又溫柔的詞彙奇遇般地排列組合
一下子,芭姐似乎能隱約想起上一次他們兩個並肩而立的時候,還是在我高中模擬考的作文里——很奇怪的是,那時候,我們17歲,在感嘆青春飛馳,時光易逝
今天,我們大概都四捨五入快30,卻在韓寒的微博下留言慶賀:韓寒&五月天,這根本就是我們後青春時代的開始
真好,感謝有人讓我們知道
原來任時光荏苒,溫柔又倔強的人們總會在人生海海里相遇相知,青春飛馳而過,少年依舊都還是少年。
不做了不起的大人,只做可以做自己的大人
韓寒五月天不止是青春,他們是我關於世界認知的一部分
如果時間有腳,你能發現它最顯著的痕跡,就是把你的每年賀歲檔電影從張藝謀王晶馮小剛生生調頻到韓寒沈騰還有鄧超
是的,2019年的大年初一,韓寒還是會帶著他的新片兒《飛馳青春》準時等你掏電影票錢
大概你也會跟芭姐一樣,一邊兒死鴨子嘴硬地說,感覺《飛馳青春》跟《後會無期》《乘風破浪》也不會有太多不一樣吧:
不多不少一些笑點
或精闢或屁精的很多金句
最後扎心一個點升華主題——韓寒像是「新概念」之神,多少年過去,你看完他的片兒也總想分析文章架構,然後感嘆怎麼全是閱捲兒老師喜歡的得分點
但你心裡也知道,他的片兒甭管拍成什麼樣兒你都是要看的,因為扎紮實實透過或荒誕,或奇幻的故事講真正的青春悲喜,你們這一代青春悲喜,並還能讓你感同身受的,大概也就是他了
85、90這一代,年少的時候,誰不是MP3里放著《倔強》《溫柔》《後青春的詩》
抱著一本兒《長安亂》或《三重門》,或《零下一度》在操場上裝一把遺世而獨立,叛逆又冷艷高貴的與眾不同,順便再瞧不起一番那些瀰漫校園的所謂「明媚的憂傷」
那個時候,全校的學生都自動劃分了陣營,而愛韓寒的我們這一撥都像得了中二病:我到今天還隱約記著自己當時聽著《最重要的小事》看《長安亂》里兩個高手為爭武林盟主之類狂拽酷炫的頭銜在屋頂打架
最後因為梯子被撤走,一個人生生餓死在上面發生了命案——大約是這樣,故事的具體情節我已經記不清,但我還能記得那一頁書結尾是說,命案發生後,圍觀的群眾作鳥獸散,只剩一棵被落下的大白菜滴溜溜在地上打轉
——伴著阿信的歌聲,我跟我的小夥伴兒們甚至還給那棵大白菜寫了作文:韓寒成了我心裡的魯迅,每一個字兒都有背後的意思;那五月天就是我心裡的貝多芬,每一句歌詞兒都是命運交響曲
當時我們以為,我們也會都長成鮮衣怒馬,仗劍天涯的少年
一言不合就「我就是我自己的神 在我活的地方「
可隨著成長,順著時光,我們漸漸發現,自己似乎也並沒有什麼不一樣:韓寒五月天也並沒有什麼不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