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走出你的舒適區,讓自己獲得更好的進步?

作者:CUP       2018-12-07 02:21:57


你是不是厭倦自己的碌碌無為?

你是不是總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一事無成?

你是不是總是原地踏步,沒有獲得自己想要的進步?

為什麼?

因為你並沒有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很多文章都說,想要獲得進步,就必須要走出你的舒適區。但儘管如此,很多人還是無法做到,只能一復一日地空耗時間。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可以更好地走出舒適區?

又要去做些什麼,我們才可以更好地獲得進步呢?

怎麼走出你的舒適區,讓自己獲得更好的進步?

什麼是舒適區?

舒適區這個概念,我相信誰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百度百科就能找到答案:指的是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

在這個區域裡,我們有種掌控自如的感覺,身心感到很放鬆,沒有壓迫感,沒有緊張感。相反,我們在這裡可以找到非常高的安全感,一舉一動都非常舒適,穩固。

通常這樣的對比,我們就知道,睡覺睡到自然醒會讓你感到很舒適,那麼每天早起,就是你舒適區範圍以外的行動;不喜歡說話,習慣沉默寡言會讓你感到很舒適,那麼主動開口跟別人聊天打招呼,就超出了你的舒適區範圍。

美國密西根大學商學院教授諾埃爾·蒂希(Noel Tichy),運用三個同心圓來闡述了我們行動狀況。

怎麼走出你的舒適區,讓自己獲得更好的進步?

舒適區:你已經掌握技能的部分。

學習區:距離你現有能力遠一點的新技能部分。

恐慌區:你短時間內無法掌握到的陌生技能部分。

用一個例子說明,就是如果你想學習開車拿到駕照,那麼你的舒適區就是乘坐公車,呼叫滴滴打車,甚至是走路。

而學習區就是掌握科目一至科目四的駕考內容,學會基本的交通規則,習得汽車的操作技能。至於恐慌區,當然就是參加每個科目的考試,或者是真正在街道上駕駛汽車了。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三個區域都會發生變化。

當你有能力通過所有科目的考試,可以操控汽車,你的舒適區就會從走路、乘坐公車,擴大到懂得如何操控駕駛汽車這個範圍。也就是說,你舒適區的範圍變大了,操控汽車變成了你新舒適區的一部分。

而學習區就從原本的學習車輛基本操作,變成了學習自如地在街道上駕駛汽車。至於恐慌區就更進一步,變成了敢於在高速公路行駛,或者懂得應對各種突發的交通情況等。

當你的能力越來越高,越來越強,你的舒適區也會隨之變得越來越大,而學習區和恐慌區,也會慢慢變得越來越小。

怎麼走出你的舒適區,讓自己獲得更好的進步?

當然,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東西我們是還沒掌握到的,就算我們窮其一生去學習,也無法將其一一學完。所以,我們沒辦法讓學習區和恐慌區完全收窄消失,我們只需要不斷擴展自身的舒適區去提高能力,直到可以讓我們實現既定的目標就行了。

這才是走出舒適區的核心宗旨。

怎麼走出你的舒適區,讓自己獲得更好的進步?

確定你的舒適區

每個人的舒適區都各不相同。也可以說,每個人都掌握不同種類和不同程度的能力。

所以,想要自己的努力取得進步,你必須要確定自己的舒適區。而這個舒適區,卻你跟設定的目標息息相關。

例如,你的目標是想提高自己當眾說話的能力,因為你覺得跟別人聊天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那麼習慣沉默寡言,不喜歡跟別人說話,就是你當前的舒適區。

一旦你清楚自己處於能力程度範圍內的哪個舒適區,接下來,你就需要明確,想要提高這種能力,阻礙你前進的原因是什麼;是外在原因,還是內在原因,你需要怎麼克服。到底是對知識理解得不透徹,還是對技能掌握得不到位,這可以確定你具體的學習區。

如同你想學習攝影,相機的操作,或者構圖、光圈、曝光度等攝影知識不明白,這會阻礙你掌握這項技能,你需要克服它們。

又如你想提高當眾說話的能力,那麼阻礙你不敢這樣做的原因,到底是你性格過於內向,抑或是你缺乏自信,還是因為你不知道表達的技巧呢?

怎麼走出你的舒適區,讓自己獲得更好的進步?

如果你找不到阻礙你提高這種能力的深層原因,你就無法確定你的學習區。否則導致你不敢說話的原因是由於自信心不足,那就算你背誦所有的說話技巧,你也無法站在人群面前大膽說話。

換言之,方向不對,你做得再努力,這種勤奮也只是「自我感動式」的勤奮,是不會輸出有價值的結果的。

因此,解決你自信心不足,學習如何提高你的自信心,就成為了你提高當眾說話能力而走出舒適區學習的首要任務。這就要你把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具體可以攻克的難題,逐個解決限制你前進的障礙。

確定你的舒適區,找到你要克服的地方,這就是邁向學習區的第一步。

怎麼走出你的舒適區,讓自己獲得更好的進步?

如果走出舒適區?

從舒適區走到恐慌區,需要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刻意練習,才能取得成功。

千萬不要幻想自己能一蹴而就而急於求成。當你一步一腳印做好當前的鍛鍊,量變產生質變,你自然學有所成。

正確的做法,就是朝著學習區邁出一步,然後在那裡待上一段時間,逐漸嘗試去適應那種難受的感覺。

例如你希望能夠早起,那麼你平時自然醒的時間是早上九點,現在你提前一個小時在八點醒來,持續一段時間去適應。然後接著把起床的時間提早到七點鐘,然後又適應幾天,直到最終實現你早起的時間,早上六點。

只要你能夠走出舒適區,哪怕是走出一點點,去到學習區待上一段時間,你也會由此擴展你舒適區的範圍,獲得進步。

儘管這種細微的進步,看上去好像沒有任何具體的收穫,但一旦你將那種難受、焦慮的感覺,鍛鍊成習以為常的心理狀態,你就有了繼續進步的基礎。

所以,假如你不敢當眾說話與人聊天,那麼你就先去熟悉那種身處人群的感覺。找一個人多的地方,例如商場,電影院,步行街等,找個能夠接觸人群的位置站在那裡待上一個小時,感受一下身邊的行人帶給你熙熙攘攘的感覺。

你剛開始肯定會覺得自己像個白痴,局促不安,不知所措,請相信我,我體驗過這種情況。但這種感覺如同你跟人聊天那樣,說錯了話或者不知道怎麼回應別人,你同樣也會覺得自己像個白痴,局促不安,不知所措。一旦你能夠在這種環境下習以為常,鍛鍊出自己的心理素質,你心裡有了底氣,那真正跟別人聊天時也很容易表現自如了。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危險食物清單!升糖快、升血壓、嘌呤高、膽固醇高…全列出來了!


德赫亞向曼聯索隊內第一高薪 不給錢就自由轉會


晨起一杯水,具體有哪些功效?這3個就已經很實在


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


吃燕麥營養又減肥,但怎麼吃是最有效的?這4種常見吃法了解一下


穆帥暴走也救不了曼聯!開罵都沒用 球員不願聽


自我判斷:氣血不足有這幾個表現,趕緊補起來!


誰說女人都有小肚腩?用這3招瘦肚子,簡單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