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學生階段,學習知識,為將來打好基礎,就是他們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使命。
為了這個使命,他們必須要學習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學會吃苦。
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01
工作很辛苦,但是父母只能硬抗。
上次回家去看望外婆,一進門就看見正在讀四年級的小表弟在客廳罰跪。
舅舅坐在沙發上,怒氣沖沖:「哭也沒用,今天非得好好治治你!」
我問道:「舅舅,濤濤幹什麼了,怎麼生這麼大氣」
舅舅生氣的說:「這小子凈耍小聰明,老師布置的作業是完成13到23頁的習題,他把中間六頁撕了,老師打電話告狀來了。」
小表弟不服氣「你就知道說我,才放兩天假,就布置這麼多作業,我都寫不完。」
「那你就把作業撕了?你是當老師傻嗎?好好跪著,讓你說話了嗎?」舅舅瞪他。
罰完跪,表弟悄悄跟我說:「你是不知道讀書有多苦,我每天早上六點半就起床了,爸爸還在睡覺,你們大人下班就可以看電視玩手機,我上了一天的課,回來還有好多作業要寫。」
「可是小孩子就是要讀書的啊,大人以前也是要讀書,然後再工作的。」我耐心的說。
「你說你爸爸早上比你起的晚,那你爸爸晚上肯定是加班了吧,工作可比讀書辛苦,以後你就知道了。」
表弟不服氣「我覺得讀書最辛苦。」
「那也沒辦法,小孩子就是要讀書的。」
表弟人小鬼大的嘆了口氣,仿佛受了多大的壓迫。
對於已經成年的我來說,也不能去指責他的這種想法。
因為在他目前這個年齡,他經歷的只有這麼多,對於他來說,讀書就是最辛苦的事情。
但是年幼的他們不會知道,父母的辛苦比他們苦多了。
孩子只需要操心學習,父母要操心的卻是生活的所有。
當你坐在明亮舒適的教室上課時,你的父母可能正在烈日下奔波勞累;
當你夜晚在床上安睡的時,你的父母可能正在電腦前為工作加班熬夜;
當你和朋友拿著零花錢買著最新奇的零食和玩具時,你的父母可能正在為以後的生計發愁。
你學習的時候,不是生活安逸,是父母為你擋去了這個世界所有的風雨;
你覺得什麼東西都能唾手可得,是因為父母在為你的幸福生活買單。
02
讀書,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事
但凡取得成功的人,都經過了艱苦的奮鬥。
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命運也不會眷顧傻瓜。
讀書本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是卻是我們不能拒絕的事情。
總有一天,孩子會長大,要肩負起自己的人生。
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每天埋頭苦幹卻只能勉強維持溫飽,有多少人拼了命卻只能蝸居在地下室?
努力讀書,學習技能,並不一定能讓你成為大富翁,但至少可以讓你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不是被工作選擇。
你要很早起床,然後去上早自習,學習了一天,回來還要學習到深夜,腦子一天都在飛速運轉,吸收知識。
現在總是說要尊重孩子,不要剝奪了他們的快樂,實際上,任何學習過程必然要經歷一段枯燥乏味的階段。
小孩子本就是怕苦怕累的,家長不去監督引導,任由他們自由成長,長大後,社會也會這樣縱容他們嗎?
讀書,學習,這是成長必有的經歷,長大這件事本就是沉重的,長大意味著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需要承擔的也越來越多。
現在你的幸福生活都是由父母奮鬥來的,你將來的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奮鬥去獲得。
而你現在奮鬥的唯一途徑就是學習!
努力讀書,有知識技能傍身,你將來走出父母的懷抱,走上社會,才能有更多的選擇權。
自己決定這份工作干還是不幹,是干這個還是干那個。
反之,你只能為生活所迫,不喜歡的工作咬著牙也要堅持下去。
不努力讀書,你只能憑著你看到的、聽到的淺薄的知識和經驗去認識世界,去和生活搏鬥,這種經驗是狹隘的、也是頑固的;
只有努力讀書,你才能擁有持續學習的能力,並不斷學習古今中外無數優秀人的知識為你所用,在面對生活時,才不容易不擊垮。
這時候的你,眼界是寬廣的、思維是活躍的。
羅素說過,人生應該像條河,開頭河身狹窄,夾在兩岸之間,河水奔騰咆哮,流過巨石,飛下懸崖。
後來河面逐漸展寬,兩岸離得越來越遠,河水也流得較為平緩,最後流進大海,與海水渾然一體。
03
讀書苦,但不讀書的人生更苦!
有人說:怕吃苦,吃一輩子苦,不怕吃苦,吃半輩子苦。
不讀書你能幹嘛呢?
空空的腦袋,瘦弱的肩膀,如何去面對外界的風雨,父母終會老去,而你失去了父母的庇護,要如何生存?
如果你覺得讀書苦,選擇了放棄,當你走入社會,你就會像一個手無寸鐵的士兵,在面對命運這位強敵時,因為沒有護身鎧甲,而被打得遍體鱗傷,毫無還手之力。
那時,你就會懂得,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你會說李嘉誠沒有讀過多少書,卻當了華人首富十幾年;
你會說喬布斯沒有讀完大學卻創建了偉大的蘋果帝國。
但是你要明白:不讀書不代表不學習;別人能成功不代表你能成功。
你不是天才,不是例外,你就得按部就班的讀書,高考,因為這才是你最好的出路。
電影《無問西東》里,王力宏飾演的富家子沈光耀,跪在母親面前背誦的家訓第三條:「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這世上有兩樣東西是搶不走的:一是心中的夢想,二是腦袋裡的知識。
你現在說讀書苦,不願意讀書。
那麼,你將會在最好的時間裡錯過最佳的學習機會,換來的可能是一生的底層和卑微。
龍應台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
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
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帶給你快樂。」
04
不要抱怨讀書苦,那是你通向世界的路。
對於那些某二代某三代來說,他們通往世界的路有很多條,學習只是其中的一條。
但對於大多數寒門學子來說,讀書學習可以說是唯一道路。
近日,18歲女生的文章《感謝貧窮》引發了網友的強烈反響。
這名女生叫王心儀,剛剛在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績,被北大中文系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