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李走了,享年95歲。
他還在《毒液》里神采奕奕地遛著狗子,叫湯老濕趕緊追回女朋友。
今天早上睜開眼刷手機,居然就看到這個震驚又悲傷的消息。
從此以後,所有漫威電影里,都不會再出現那個讓粉絲們會心一笑的彩蛋了。
(不過據說老爺子已經一口氣提前拍好了接下來幾部的彩蛋,所以在《驚奇隊長》《復聯4》里,應該還能看到他的身影。)
跟大部分觀眾一樣,肉叔不是漫畫粉,只是漫威電影粉。
今天之前,我對這個永遠戴著墨鏡,留著鬍子,笑容狡黠的老爺子的印象,只是停留在他創造出了蜘蛛俠、奇異博士、綠巨人、鋼鐵俠這幫超級英雄。
現在才發現,斯坦·李,遠不止「漫威英雄之父」這麼簡單。
在他筆下,超級英雄第一次有了弱點,成為「普通人」
20世紀50年代末,DC的閃電俠、超人、蝙蝠俠以及他們組成的「正義聯盟」,主宰了當時的漫畫市場。
為了與DC抗衡,1961年斯坦·李和老搭檔傑克·科比一起,創作出了一支新的超級英雄隊伍——
神奇四俠。
別看神奇四俠現在在大銀幕上那麼不得志,當年他們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在此之前,無論是DC的超人,還是斯坦·李之前參與創作的美國隊長,都是偉光正的化身,全身散發著一股正義的光芒。
但神奇四俠不一樣。
這個四人小團體並不是那麼團結,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缺點,會焦慮、會自我懷疑,還經常吵架內鬥。
撇開超能力,他們就像現實中的每一個普通人。
2005,《神奇四俠》
為什麼要這麼做?
斯坦·李說:「只有去思考每一個角色的動機,他的弱點,才能讓觀眾關心這個傢伙。」
從神奇四俠開始,這種「有缺陷」的特質,慢慢出現在接下來的更多超級英雄身上。用他自己的話說,每個超級英雄都有「阿喀琉斯之踵」。
摘下頭套的蜘蛛俠只是學校里受盡嘲笑的loser,女朋友都要跟別人跑了;
X戰警的超能力是基因突變而來,這一特質就決定他們必須面臨人類同胞的偏見和仇外心理;
托尼·斯塔克是百萬富翁,穿上衣服呼風喚雨,脫掉衣服……他有嚴重的心臟病。
斯坦·李創造了一個抑鬱、沮喪和失望的超級英雄成人世界,但也正是因為這樣那樣的缺陷,讓觀眾感同身受,從而對角色產生由衷的熱愛和關心。
他賦予了超級英雄真正的靈魂。
他創造了一個超級英雄宇宙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
在他筆下,超級英雄都生活在一個無縫連結的世界裡,鋼鐵俠可以和綠巨人聯手打怪,美國隊長會和奇異博士一起去參加婚禮。
如今這個宇宙也被成功延續到了大銀幕上。
復仇者們會一起啃漢堡
雷神會跟綠巨人一起吐槽
美國隊長還會出現在蜘蛛俠的安全教育課上
萬一哪天我們在路邊轉角碰到奇異博士和鋼鐵俠黑寡婦在打鬥地主,也不會覺得太驚訝。
他成功預測了50年後的極客文化
說到漫威英雄和DC英雄的區別,有一點很明顯——
比起大多天生神力的DC英雄,漫威里有很大一部分超級英雄,是靠大腦,搞發明,用高科技「發家致富」。
從最初的神奇四俠——受到宇宙射線的輻射變身;
到後來的億萬富翁發明家托尼·屎大顆……
在那個「極客」(Geek)和「書呆子」(Nerd)還只是侮辱性稱呼的年代,斯坦·李就很有先見之明地讓黑客和科技巨頭們揮舞善與惡的大旗,成為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
或許那個時候他自己都沒想到,50年後的現在,才有了《生活大爆炸》《黑客軍團》引領的「Smart is the new sexy」的極客風潮吧。
他改變了美國漫畫
20世紀初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漫畫被認為是荼毒年輕人的玩意,參議院甚至針對漫畫出版召開了聽證會。
一位心理健康專家弗雷德里克·威瑟姆博士,曾專門寫過一本叫《誘惑無辜者》的書,聲稱漫畫讓孩子們接觸暴力,主張徹底消滅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