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個初冬的11月,「80後、90後開始學會告別」。
「誰都會有機會的」主持人李詠、「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大俠金庸,「桃花過處,寸草不生」春三十娘藍潔瑛、「漫威之父」斯坦·李……諸多讓80、90後生人耳熟能詳,已經習慣他們以角色或者身份長久陪伴自己的人,突然間就以順其自然或者猝不及防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必須揮手告別。
這是一種時間的輪迴,突然也必然,只是我再次發現,當8090們學著忍痛告別的時候,95後00後正以一種昂首闊步、大步流星的姿態,往這個世界的中心舞台飛奔而去,只是過程中,幾代人之間碰撞的火花難免激烈。
就像最近我在知乎、豆瓣上看到一篇標題頗為聳動的帖子,「哪個瞬間你對中國娛樂圈徹底失望?」眾多網友踴躍回答,其中一個例子顯得尤為醒目——在第十二屆咪咕匯最近舉辦的「最佳人氣歌手獎」評選中,「成軍剛滿半年的限定組合NINEPERCENT以超120萬的票數碾壓成團21年的華人第一天團五月天。」
作為華語首個數字音樂頒獎禮,從2007年到2018年,咪咕匯已經進行到了第12屆,一直堅持以客觀數據為基礎,是具有權威性和影響力的音樂盛典,周杰倫、陳奕迅、蔡依林、五月天等華語樂壇頂級藝人都是「常客」。每年音樂盛典前舉行的「最佳人氣歌手獎」票選活動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今年五月天、張惠妹、G.E.M.鄧紫棋、薛之謙、NINE PERCENT、徐佳瑩等十組歌手正在參加全民人氣票選,最終產生華語樂壇年度的人氣之王。
到11月15號,全民票選的第一輪結果,NINE PERCENT的票數是230.50萬票,五月天的票數是102.70萬票。爭議是有理由的——「NINEPERCENT,憑什麼?!」
百科說,NINE PERCENT(百分之九),中國流行樂男子演唱組合,由蔡徐坤、陳立農、范丞丞、Justin(黃明昊)、林彥俊、朱正廷、王子異、小鬼(王琳凱)、尤長靖,2018年4月組成——很多人對這九個平均年齡不到20歲的小男孩的名字和特色都耳熟能詳、倒背如流,也有不少人對他們一無所知,但更多人可能是像我這樣,未必完整看過讓他們一舉成名的綜藝節目《偶像練習生》,但一定知道這個組合的存在,感受過其中成員的驚人流量。
一度,我批評過這個團體的不務正業以及業務不精:成團半年沒有任何正式團體作品,其中一些成員的演唱水平也驚嚇到了我,但半年多來成員們之間形式靈活的發展模式,讓我感受到了一些驚喜,比如C位蔡徐坤全面參與詞曲創作,擔任製作人甚至MV導演的第一張個人EP《1》,將國際化視角的音樂審美通過基於自身的創作意識進行飽滿而立體的融合,尤長靖為電視劇《扶搖》、電影《昨日青空》演唱的歌曲,都好聽得很有潛力……當然,還有孩子們的外形,可以見仁見智,確實青春無敵,燃燒著的荷爾蒙就是一種吸引力。
時光拉回到1999年,那會兒我是一個在世紀末的暑假裡等待升入初中的小學畢業生,翻看雜誌,看到有文章寫,「繼動力火車後,又一個驚艷華語樂壇的男生樂團組合,是五個比他們還要丑的小伙子,來自台灣的樂團叫做五月天。」
就在那年,發表簽約滾石唱片後《第一張創作專輯》的五月天,一步步成長為華語第一天團,《擁抱》《終結孤單》《溫柔》《相信》《時光機》《倔強》《知足》《盛夏光年》《為愛而生》《突然好想你》《你不是真正的快樂》《我不願讓你一個人》《後來的我們》……
他們不算高產,卻有太多作品成為無數人心中念念不忘的存在,這個夏天,我在五月天北京鳥巢演唱現場發了微博,「我們當然不得不也終將知道青春是短暫如夢,人生是有限公司,但在歲月這場有去無回的跋涉里,聽五月天,我們始終相信,五月天和我們之間在音樂里堅持的那些單純,熱血,夢想……不是口號,不是衝動,是倔強的忠於自我的,有始有終。」
首先,我們要公平看待兩組藝人發展狀態的不同——
不必詬病成團半年的NINE PERCENT沒有立得住腳的作品,他們本來就在成長。積極摸索各自優勢的個人發展,近日發表的首支團體單曲《創新者》,讓我覺得NINE PERCENT在主動和被動之間,努力嘗試一種真正求同存存的全新模式:成員們出道伊始就有不錯人氣,個人和團體發展同步進行,「限定團」的定義,無法保證這個團一定有長青樹般未來,卻以靈活形式開發著九個少年的多元化可能性,在被日韓偶像包圍多年後,至少,我們看到了本土偶像模式成長起來的機會。
五月天的幾位成員,從高中開始組band,大學期間成員之間不斷磨合,堅持在酒吧、餐廳駐唱表演,直到被唱片公司發掘,如果當年這些過程中最具戲劇化的片段被製作成真人秀播出,想必是一大賣點;不止五月天,華人女子天團的三位成員Selina、Hebe、Ella也是2000年共同參加一檔名為「宇宙2000實力美少女爭霸戰」的比賽後被華研音樂相中並簽約,隨之展開一段傳奇……
時光輪轉,NINE PERCENT的出道形式其實毫無稀奇,只是相對於過往唱片公司將好苗子培育相對成熟後再以成品姿態推出,如今NINE PERCENT的孵化過程以更原生態的形式被全程曝光在了節目和團體發展中,我們可以發現太多青澀、粗糙、不如人意的地方,也該看到他們隱藏在稚嫩面孔後,從創作到才藝,都有極大潛力的進步空間,《創新者》就邁出了平穩的第一步。
其次,流量無罪,作品無價——
「人氣」是市場和大眾的肯定。人氣與實力,從來就不是針尖對麥芒,它們既可以在音樂這個包容的世界裡以不同維度存在,也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融匯在一起完美並存。
回顧這個音樂頒獎典禮上之前的人氣男歌手得主,無論是一直穩定保持高品質、高人氣的五月天,還是經歷過高峰低谷,從「段子手」紅回「情歌手」的薛之謙,抑或在「網絡歌曲」時代風頭強勁,之後通過一張張品質專輯夯實唱作人品質的許嵩,眾口一詞的讚美當然很好,七嘴八舌的爭議也從來不少,時間會證明「最佳人氣」的含金量。
熱衷於為偶像爭取更多專業肯定的NINE PERCENT粉絲們讓偶像高票入圍,實在無可厚非,五月天的粉絲們將重心放在買專輯、看演唱會上,也是天經地義,「流量」無罪,獎項只是一個肯定,寶刀不老或者初生之犢,擁有經典金曲無數或者第一張唱片剛剛發布,都可以得到肯定,只要在作品裡投注了值得肯定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