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最近走幾步路就腳後跟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右腳跟總是痛,特別是早晨起床下地時,活動一會又好了。這是怎麼回事啊」
「以前逛街能逛一下午,現在逛一會就會出現腳後跟痛,這是什麼原因?」
……
那麼究竟腳後跟痛是怎麼回事?又該如何處理呢?
足跟痛別名腳跟痛,足跟一側或兩側疼痛,不紅不腫,行走不便。是由於足跟的骨質、關節、滑囊、筋膜等處病變引起的疾病。
1.骨刺引起足跟痛
骨刺引起的足跟痛多見於中老年人,往往通過X光片可觀察到根骨結節處有大小不一的骨刺。由於骨刺隆起可加重局部軟組織的摩擦、勞損,容易產生無菌性炎症,引起足跟疼痛,其疼痛的程度與局部炎症反應的輕重有明顯關係。
2.脂肪墊萎縮引起足跟痛
人體的腳後跟部分佈有脂肪,可形成一層穩妥的纖維墊,保護足跟骨質不被磨損。如果足底脂肪墊發生萎縮,其緩衝、防止摩擦的作用相對減弱,使局部容易受到損傷而出現疼痛。
3.損傷引起足跟痛
足跟部的局部外傷可引起疼痛,此類疼痛多有明確的外傷病史,如跟骨骨折、骨裂、跌打外傷等,主要表現為足跟部疼痛明顯,腫脹和壓痛,行走困難。
4.勞損導致足跟痛
足底的肌肉腱膜有維持正常足弓、緩衝震盪、加強彈跳的作用。長期的行走、站立、過度的負重等,使足底筋膜、肌肉、韌帶處於長期緊張狀態,導致肌肉腱膜等造成勞損,進而可引起局部無菌性炎症,而出現疼痛症狀。
大蒜灸可以治療腳後跟疼痛
做法:
1、把一瓣生大蒜搗成蒜泥,取黃豆大小的分量,放在一厘米見方的塑料紙上;
2、把有大蒜的那一面,對準疼的地方貼上去,再用膠帶或創可貼固定,就可以了。
注意:由於大蒜有揮發性,所以即使是用創可貼固定,塑料紙也是必不可少的。
大蒜灸貼在皮膚上的時間不能超過半個小時,如過程中有刺痛感,可提前揭下膠布,完全沒有副作用。治療頻率根據病情輕重來定,輕則一月一次,如果病情嚴重,一星期一次。
大蒜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散痛、止血、祛風等功效,同時還是天然的廣譜植物抗生 素。大蒜主要功用是散瘀血。陳醋入肝脾胃經,又能養肝,強筋,暖骨,從而改善風寒濕邪對於腳後跟的侵襲,益於腳後跟僵硬疼痛的治療。
工 作繁忙不方便製作或是沒時間的話,也可以選擇針對腳後跟疼痛做出優化效果更強的足跟專用貼。中醫講究內服外敷,和足跟專用貼一起使用效果翻倍!
傳統中醫對足跟痛之症早有研究,隋代著名醫學家巢元方稱足跟痛為「腳根頹」,書云: 「腳根頹者腳跟忽痛,不得著也,世俗呼為腳根頹。」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大醫學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稱之為「足跟痛」,必須使用純中藥。
膏藥是祖國醫學的一朵奇葩,古有「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 者,法耳」、「膏藥能治足跟骨痛病,無殊湯藥,用之得法,其響立應」等說法。清代著名醫學家徐靈胎說:「今所用之膏藥,古人謂之薄貼。.... 治里者,或驅風寒,或和氣血,或消痰痞,或壯筋骨,其方甚靈,藥亦隨病加減,其膏宜重厚久貼。」
足跟專用貼主要成分及作用:
【組 成】秦艽、白花蛇、血竭、接骨木、透骨草、川斷、白芍伸筋草、路路通、水蛭、川芎、丹參、藏紅花等29味名貴中草藥,經加工精製而成。
修復神經 :通過貼於患處的藥膏打通局部經絡和血管神經的循環帶動整體的經絡和血管神經的循環,刺激神經末梢,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局部代謝的作用,可緩解疼痛, 促進炎症及瘀血的吸收。還可促進足貼精華局部吸收,從而實現直達病所的目的。。
溫經通脈:恢復足跟周圍筋絡、血管、和淋巴的循環,使病變的筋絡得到充分的儒養、恢 復和強化筋絡組織的功能、分解、吸收能力,阻止病情轉移惡化,筋絡細胞營養通路更加暢通。
清淤除痹:通過已經打通的循環通道,於筋絡之間形成了正常循環通路,藥物分子迅速直 達筋絡病灶、活化筋絡細胞、營養筋絡、吞噬壞死筋絡、多餘的壞死筋絡及殘留被迅速排除體外、使健康的筋絡免受腐化壞死、正常吸收營養物質。
重組筋絡:恢復營養的病變筋絡免疫明顯增強,活化筋絡細胞,重組筋絡合成,修復筋絡組織,促進紊亂筋絡的重組,恢復筋絡功能。
溫馨提示:
足跟專用貼可以滲透皮表以下驅寒祛濕、消炎等作用,每個人體內寒濕不一樣,貼上的身體的感覺也不一樣,開始大部分會有熱辣的感覺,慢慢打通毛孔寒氣排除會有溫熱的感覺持續時間12個小時以上效果很好。剛開始是涼,那是足跟貼的有效成分在揮發打通經絡,過一會之後就會熱辣的感覺,那是進入寒氣淤住的地方,之後滲透進去,最後就會變成溫溫的熱感覺~溫度不會很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