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等孫兒回家過年,過了初六孫兒還沒回來,老人見到孫兒後哭了
王學民是王家灣的一個年過六旬的老人,臨近年關時,看到在外打工的村民陸陸續續的回家過年,他就給孫兒打了電話。孫兒說手頭還有事情沒做完,做完了就回家過年。
老人天天盼望,可過了大年初六,很多單位的人都上班了,孫兒還沒有回家。孫兒已有4年沒有回家過年了,雖然每個月他都能收到孫兒寄來的錢,可孫兒不回家,老人心裡非常挂念。老人決定去看看孫兒,從家鄉到孫兒工作的地方得坐10個小時的火車,老人買了火車票,就直接去了。
王學民曾有一個兒子,他和老伴好不容易盼著兒子長大、娶妻生子,以為幸福來臨了。可那年正月初一,兒子開著家裡的手扶拖拉機,載著他、老伴、兒媳和孫兒一起走親戚,遭遇車禍,一家五口人只剩下他和不到一歲的孫兒。這些年王學民和孫兒相依為命,孫兒長大後,就和村裡人一起去了南方打工。開始幾年,孫兒每年都還回家陪他過年,可最近4年孫兒一次也沒有回家。
老人在當年車禍中受過重傷,雖然撿回一條命,卻不能幹重活兒。他平日的生活開支,幾乎都是靠孫兒打工掙的錢。
老人自然不知道,孫兒在外打工是非常辛苦的。因為沒有特殊技能,孫兒一直都在干苦活、累活,開始在一家毛絨玩具廠做玩具,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工資也沒多少。四年前,他離開玩具廠去了一家建築工地,從小工做起,雖然很累,但比做玩具拿的錢多一些。也許孫兒的運氣不好,在建築工地幹活的第二年,幹活也是乾乾停停,工資不能按時到位,一年下來手裡總是空空的。孫兒手裡沒有錢,就利用春節放假期間,四處打零工掙錢。
老人按照孫兒以前給他說的地址,問了很多人,終於找到孫兒居住的地方。那個地方破破爛爛,一看就是窮人居住的地方。他敲了敲門,開門的並不是孫兒,而且一個陌生人。當老人說出孫兒的名字時,那人說孫兒在外面打工還沒回來,就讓他進屋等。
孫兒住的房子是臨時搭建集體宿舍,裡面都是雜亂不堪,房子又低矮又潮濕,光線也不好,看到孫兒居住的環境這麼惡劣,老人當即就流下眼淚。
和那人聊天中,老人才知道他叫李強,和孫兒一樣來自農村,與孫兒在一個建築工地上幹活,只是工地已停工幾個月了,工資還拖欠著。李強因為沒有掙到錢,也沒好意思回家,利用春節放假期間,在外面找些零時的活兒做,掙點兒生活費,這天正好輪到李強休息。李強還說,這個房間裡住的6個人,情況差不多都一樣,在外面打工都很艱難,像他們這些來自農村、沒什麼文化、又沒有特別技能的人,掙錢也都比較困難,還最怕被老闆拖欠工資。而且他們這些年輕人,都要面子,沒掙到錢都不好意思回家過年。
孫兒直到下午很晚才回來,一身是灰,衣服也是破破爛爛,顯然剛乾完活,還沒來得及洗。看到孫兒的模樣,老人一陣心酸,禁不住抱著孫兒哭了起來。
孫兒對於爺爺的到來,感到很詫異,不過看到爺爺後他還是挺高興的。他握著爺爺的手,安慰爺爺說,自己在這裡挺好的,每天過的特充實,不用爺爺太挂念。然後又對爺爺噓寒問暖,還說自己就準備回家看他的。
王學民疼惜的撫摸著孫兒消瘦的臉龐說:「孫兒,外面不好掙錢,咱們就回家,回家後咱們就找村裡要幾畝地,不用在這裡挨凍受餓,吃苦受累。」
孫兒說:「爺爺,我還年輕不怕吃苦受累,一定會掙到錢給您養老,我今天又找了一份工作,工資高著呢,您就放心吧!孫兒都這麼大了會照顧自己,倒是您在家要照顧好自己,別不捨得花錢。」
看到孫兒這麼懂事,王學民也不好說什麼,就帶著孫兒和李強到外面好好吃了一頓,彌補了過年沒有吃團年飯的遺憾。吃完飯,老人沒敢多停留,提出要連夜趕回家,上車前孫兒把一疊鈔票塞到老人手裡說,今年過年他一定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