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孩子大腦最好的三個方法:運動、閱讀和遊戲!

作者:CUP       2018-10-14 13:29:18


相信現在的父母常被「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困擾。

耶魯大學洪蘭教授稱,沒有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人生是馬拉松,跑到終點才是贏家。而運動、遊戲和閱讀是發展孩子大腦最好的三個方法。

關於大腦這件事

洪蘭,教育家,腦科學家,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曾任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洪蘭教授告訴大家,大人是需要知道孩子的大腦是怎麼回事。

以下圖為例,不同顏色代表的區域其實都有不同的功能:黃色的部分是額葉,也具有大腦發展中最高級的整合功能,紫色和灰色交接的地方,是聽覺值......

洪蘭教授指出,從大腦發展角度,每個人的神經是具有可塑性的。海馬回的神經細胞再生,大腦的神經連接不停在改變。

因此,學習的時候,神經迴路會加強。9個月嬰兒會爬之後,開始探索,神經開始大量連接。

如下圖:最左邊是剛出生嬰兒的大腦,中間是三個月,最右邊是兩歲小孩的大腦神經連接。隨著接收到的外界刺激增多,大腦神經連接越來越密集。

換言之,人的大腦一直在發展,一直在變化,大腦有可塑性,大腦不停的因適應外界需求而改變神經網路連接。「也就是說大腦的神經迴路是可以改變的」。

那麼,什麼樣的生活經驗可以使神經分支得更加密集?

答案是:運動、遊戲和閱讀

運動、遊戲和閱讀

1、運動

當人在運動時,會刺激多巴胺、血清張素、正腎上腺素這樣的神經傳導物質分泌,而正是這些是促使神經連接的關鍵。

所以,肚子餓的時候,做功課沒有效率,剛運動完讓孩子去做功課效果好。

考試前要吃東西也是這個道理。

因為,運動使大腦加速運轉,拿老鼠做實驗顯示,有運動的老鼠負責記憶的海馬回比沒有運動老鼠的大了15%,重9%,神經細胞的樹狀突和突觸增加了25%。

除此之外,運動還使大腦年輕。有運動的二歲老鼠大腦與六個月大的老鼠一樣年輕,有運動的老鼠大腦遭活性氧氧化分解的脂肪與DNA比較少。

2、遊戲

關於遊戲,遊戲不是學習的敵人,它是學習的夥伴,遊戲是大腦成長的營養劑。

從遊戲中可以培養孩子的基本能力,而且會玩的孩子EQ高,可以在團體遊戲互動中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完成他的社會化。

如果你太兇,就沒有人喜歡跟你玩,太懦弱別人就要欺負你。這些都可在遊戲中感悟習得。

小時候不會跟別人玩的孩子,長大後只會玩電子遊戲,因為只有電玩這種沒有生命的玩伴能夠忍受孩子重複、不合理的咒罵和毆打而不離去。

孩子遊戲的時候,想像力在發揮,而想像力是創造力的根本。

實驗證明:兒童遊戲時,會產生一種特殊的物質,這種物質經過提取後,能幫助神經分叉快速地生長。

3、閱讀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多年推廣閱讀與演講,他曾說:21世紀競爭的必要條件——快速吸收訊息的能力與正確表達意思的能力。

如果說,說話是本能,那麼,閱讀就是習慣。閱讀會改變大腦,閱讀是最快的吸取信息的方式,眼睛一分鐘看字668個字,說話最快一分鐘250個字,閱讀比說話快3倍。

閱讀是讓孩子「靜下心來」深入看世界,它是孩子智力發展的無限延展。

閱讀將別人的經驗內化成自己的,用有限的生命去學習無限的知識。

那麼,如何增加閱讀能力呢?兒童教育專家認為,大量閱讀課外讀物才是真正增加閱讀能力的方法。

要讓孩子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因為凡是走過都會留下痕跡,廣泛閱讀會促進增加一個人的背景知識,背景知識,決定了你所看到的東西。

腦科學研究發現,大腦的可塑性是終身的,人終其一生不停地因新的經驗而重塑他的大腦。

參考來源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媽媽,老師今天打我了......


和老公參加弟弟婚禮,弟妹很漂亮,偶然瞅見老公手俺離婚了


娘在,家就在!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 珍惜,感恩!


同樣是碗里的一根頭髮,兩位媽媽的不同做法讓我懂得什麼是高情商


後媽帶著她兒子住進我家,父親竟要我拿出20萬給這個「弟弟」買房?


小姑子未婚先孕回家住,我天天伺候她,兩個月後我跟丈夫提出離婚


公婆說生了兒子給我們買房,兒子出生後房子買了,我提出了離婚


23歲小伙娶49歲女子,朋友不理解,當看到新娘後都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