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一到,肌膚乾燥、臉上掉皮、易感冒?原來是這2件事沒做好

作者:CUP       2018-10-14 13:24:57


一年一度,伴著落葉飄飛,不覺已是深秋時節。

脫下短衣,換了長衫,添上外套,雖是抵禦了寒涼的溫度,卻仍逃不過秋風的追捕。

空氣瀰漫著乾燥的氣息。起風時,人們或打噴嚏、流鼻涕、一陣陣咳嗽;或口渴難耐、咽癢喉痛,說話都費力;或肌膚乾燥、臉上掉皮,整個人都暗啞無光……

怎麼辦?當務之急不是保暖,而是潤燥!

秋天一到,肌膚乾燥、臉上掉皮、易感冒?原來是這2件事沒做好

湯湯水水,潤燥有良方

時下,秋意正濃。倘若我們能依時尋養,日常根據自身體質及飲食嗜好,適當進食一些具備滋補、潤燥等功效的膳食方,則對於預防秋燥,大有裨益。

1、喝「湯」:35~40攝氏度最佳

現代研究發現,當食物的溫度與人體的溫度大致相當,即保持在37攝氏度左右時,體內的各種消化酶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否則,不利於食物營養成分的吸收。

喝水亦如此。35~40攝氏度的溫水,是胃腸道感覺最舒服的溫度。尤其秋冬季節,要養護腸胃,不建議喝太涼的水。

秋天一到,肌膚乾燥、臉上掉皮、易感冒?原來是這2件事沒做好

當然,水太燙也不好。過燙的液體進入食道,會破壞食道黏膜和刺激黏膜增生,可能誘發食道癌。

2、「湯」泡腳:21~23點為宜

湯泡腳是傳統的養生方式。人體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射區域,堅持泡腳,可刺激腳部穴位,達到舒經活絡、頤養臟腑、延年益壽的功效。

每晚亥時,也就是21~23點之間,腎經氣血比較衰弱,可藉助泡腳來溫補腎陽。秋冬睡前半小時泡腳,可擴張下肢血液循環,增加身體熱量,促進睡眠。

秋天一到,肌膚乾燥、臉上掉皮、易感冒?原來是這2件事沒做好

通常,泡腳的水溫以40攝氏度左右為宜,時間不超半小時,後背、額頭微微出汗即可。

潤燥食譜推薦:百合蓮子粥

食材:百合30克、蓮子15顆、粳米60克。

製法:

1.百合、蓮子用清水浸泡30分鐘,粳米淘洗2次。

2.蓮子、百合、粳米一同入瓦煲,加清水1500毫升,武火煮沸。

3.改用文火熬煮1小時左右,成粥即可。

功效:清肺潤燥,養陰生津。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山楂含糖量竟然比西瓜高!20 個你容易搞錯的小知識


西洋參和黑枸杞一起泡水喝有哪些好處?這4個都榜上有名


薄荷經常泡水喝,有這6種好處!


「自殘式運動」毀了多少人的膝蓋,你還敢這樣跑嗎?


《圍巾各種圍法》天氣變冷了!圍巾就要這樣戴,減齡又漂亮!


5個寶特瓶這樣黏,擺在客廳里~客人看到都想要!


牙齒鬆動可能是腎不好,教你3款食療方,生活做好5件事,腎好牙好


我們不要抱怨父母沒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