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mber. 8 老董 6645
在職場中,總有「舒適圈」與「艱困圈」的分野。如果你現在還年輕,如果你剛入職場,未來的發展還有無窮可能,舒適圈只會讓你安逸、懈怠,限縮了你未來的發展。別因為舒適,就過早放棄了自身的未來與可能性。
本文經業務講堂編輯網蒐整理,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學著對自己狠一點
前幾天在微信群裡聊天的時候,小安又在吐槽她的奇葩公司和傻逼老闆了。這樣的吐槽,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聽到,我們早已聽得起膩,連敷衍的安慰都不願意再給予她了。在她嘴裡,她們公司是全宇宙最糟糕的公司,低得要死的工資,無休無止的加班,暗流洶湧的人際關係,還有形貌猥瑣、喜歡揩油的上司……。
她起初吐槽的時候,我們還會搭腔附和幾句,說,是啊,就是啊,現在的這些公司啊巴不得你吃住都在公司,就盼著你自願加班,恨不得榨乾你的所有剩餘價值。我們接了話茬,她就立刻進入了祥林嫂模式,開始滔滔不絕地控訴公司的種種惡行。我們聽了之後驚詫無比,竟然還有這樣的公司?這樣的公司你不跳槽,還等著它給你發年終獎啊!
一說到辭職,小安就閃爍其詞,說有合適機會再跳槽。我們說,這樣的公司,一分鐘都不能多待,還等什麼合適機會啊?合適的機會它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啊,得你自己去找啊。小安說,我找過了,可是,我看了求職網站,沒發現有適合我的職位啊。我們大惑不解,怎麼會沒有,難不成你這個職位還只是在你們這家公司裡才有?
被我們逼急了,小安終於說了實話。原來她一畢業就進了這家公司,然後在現在的崗位上一待就是好幾年,她的工作相對輕鬆,又沒有KPI考核,所以,她每天就隨便工作一會兒,把差事應付完了,就逛淘寶、水群。幾年下來,和她一起入職的同事都升職加薪了,最差的也升了一級,就她原地踏步。
等她待不下去,想要跳槽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這幾年在職場毫無成績可言,論幹勁比不過應屆大學生,論工作經驗她又拿不出有說服力的成績,離開這家公司,她想要再找到和現在相同薪水的工作,簡直難如登天。我說,小安,你這可怎麼行啊,別說你待的這家公司很難運營到你退休還沒倒閉,就算它能一直開下去,可公司畢竟不像體制內,它不養閒人,你這樣不思進取,指不定哪天就被公司給開了,到時候,你可怎麼辦啊?
其他朋友也七嘴八舌地給了小安很多建議,大家建議她在現在的崗位上多學習多觀察,先把手頭的工作做好,再利用業餘時間充電,學習行業前沿知識,了解行業動態,儘快讓自己的專業技能強大起來。小安答應得好好的,可沒過多久,她又來群裡吐槽公司。我們問她學得怎麼樣了,她支支吾吾半天,愣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我們大傢伙心下瞭然,知道她也就是嘴上說說,其實根本吃不了苦,沒下功夫去提升自己。最後,華姐意味深長地對她說,小安吶,這人在公司啊,要麼忍,要麼狠,要麼滾。對自己狠一點是最難的,可回報率也是最高的。如果你下不了決心,也吃不了苦,那就只能忍氣吞聲,好好幹著了。如果狠不起來,也忍不下去,那你最後就只能收拾鋪蓋捲走人了。
強迫自己走出舒適圈, 因為舒服是留給死人的
像小安這樣混吃等死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他們心比天高,總覺得自己應該享受最好的一切,吃飯要吃品牌餐廳,穿衣要穿潮流新款,下班了有點時間也要去嗨,唯獨就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提升自己。只要眼下的生活還過得去,他們完全不會考慮明天會怎樣,就算偶爾對未來有擔憂,也僅僅是擔憂一下,轉身就把對未來的擔憂拋諸腦後,繼續享受當下。
在他們的認知裡,從大學畢業的那一刻起,他們就不再是一個學生,終於擺脫了枯燥無味的學習生活,從此不用再學習了。可他們不會知道,如今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每個職場人都必需終身學習,進行自我的升級疊代,要不然遲早會被職場淘汰。從生物學上來講,人全身的細胞七年就會更新一次。
很難想像,七年之後的你,全身的細胞都已經更新過一遍,唯獨你的思想和學識還沒有半點進步,全然和七年前一樣。當然,更多的人並不是沒有意識到自我提升的重要性,而是即便意識到了,也沒有那樣的意志力去強迫自己走出舒適圈,接受新的挑戰和磨礪,去成就更好的自己。畢竟,待在舒適圈裡,重複昨天的自己,既省心又省力,真的很舒服。可你要知道,舒服是留給死人的。
讓未來有點不一樣
如果一定要混吃等死,端著體制內的鐵飯碗的小芸遠比小安更有資格。小芸是市政府的一名公務員,每天的工作就是撰寫各種公文和會議紀要,如果領導要在會議上發言,那麼,她也得寫寫發言稿。同科室還有一位三十幾歲的大姐,每天上班的日常就是在網上玩鬥地主,間或寫會兒稿子,更多的活一股腦地推給小芸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