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吸管」爆紅!主打100%分解、不殘留 真相令人震驚 |

作者:CUP       2018-07-23 08:24:39


從海龜鼻子拔出塑膠吸管,狂流血的畫面,讓身為人類的我們好慚愧!「限塑令」議題持續發酵,台灣禁用一次性塑膠吸管,計畫在明年上路,也讓各種環保吸管熱賣,其中一款「甘蔗吸管」爆紅,但也讓不少民眾好奇,是否可完全分解不殘留?答案令人震驚。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產品主打天然甘蔗纖維製造,「100%生物分解、100%對人體安全,廢棄後自然分解成水及CO2」,卻讓臉書粉絲專頁「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有不同看法,並以標題「甘蔗吸管可完全分解不殘留?購買前必知的6大關鍵完整解密」PO文做出分析,針對甘蔗吸管可否分解、回收,「其實半對半錯,對的是,這件事情理論上可能可以做到;錯的是,在台灣實際上非常難做到。

MedPartner表示,甘蔗吸管除了甘蔗渣以外,應該還有一種生物塑料,稱作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但含PLA的甘蔗吸管其實在國內是不回收的,也不能交給垃圾車的推肥廚餘處理,要使用有特殊的堆肥設備才能處理。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至於用完甘蔗吸管,民眾該如何處置?MedPartner說,目前廠商與環保署對於使用甘蔗吸管的建議都是「使用後丟一般垃圾焚燒處理」,且民眾亂丟垃圾的習慣未改,未來一旦飄入海裡,海龜可能還是會被插到,且依據相關研究,不太可能短時間內在海水中分解。

不過,MedPartner認為,甘蔗吸管對於農業廢棄物的再利用,是非常肯定的,透過生質的方式生產塑化原料,也有可分解的潛力,但是所有的環保,但都必須要在「個人」以及「社會條件」都完備時,才有辦法真的進行,且根據目前科學證據及國內法令,其實甘蔗吸管要能發揮優點,還有一段路要走。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最後MedPartner說,不鼓勵、也不推薦任何一種材質的吸管,但甘蔗吸管的議題可以帶來一些省思,因每個人有不同的價值判斷,盼消費者購買前,可以清楚了解自己買到了什麼樣的東西,還有使用完之後,會對環境造成什麼影響。

(封面圖/翻攝自Pixabay)​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稱可「眼神催眠」穿透靈魂! 治喑啞、癱瘓患者

手機修8個月後螢幕不亮暴怒 刺青男持棒嗆老闆:逢甲都我管

貴婦開500萬賓士載乾弟散心 慘連人帶車衝入海

更多追蹤報導

蘇格蘭浪漫傳說 落日「綠閃」現淡水

找交配!台中「龍捲」上空詭群舞

年減百萬名遊客!旗津觀光財蒸發1億

專家:妙鼻貼黏的其實「不是粉刺」

統一發票千萬獎 還有4張沒兌領

______________

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快投稿 Yahoo論壇!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管中閔美演說 「台大新價值」加「台灣新意志」


被蔣月惠質疑收潘孟安好處 王世堅:我慈悲不 會告


13年捐40輛消防車 女會計師:盡棉薄之力


蔡總統:完成年改不能大肆慶祝 畢竟有人做了犧牲


內政部長徐國勇南巡 承諾補齊高市400警力缺額


蔡英文肯定黃健庭辦熱氣球 並認為下任縣長也會辦


完成年改有人犧牲 蔡總統:確實不是可以大肆慶祝


老車無罪,顧空氣也要顧生計 | 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