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醫生自己癌症擴散到全身,最後他發現腫瘤最怕【這個】成功救自己一命

作者:CUP       2018-07-23 08:22:25


醫學專業校稿:王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胸外科醫生

廚師不愁吃,裁縫不愁穿,那醫生愁看病嗎?凡事無絕對。

中間戴帽子的青年人叫陳志剛,37歲,河北保定一家醫院的放射科醫生。

2015年7月他洗澡的時候,突然發現左胸鎖骨下有一個突出的東西。

他自己是醫生,火速CT檢查一看,3X2公分。

三個月之後的10月再檢查,4X2公分,長得太快了。

陳志剛科裡同事仔細的檢查,反而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氣。

腫瘤緊挨著胸膜,侵蝕了一根肋骨,緊挨著鎖骨下靜脈,還侵蝕了幾根大血管,又長在肺尖位置,各種血管交叉密布,稍有不慎就是大出血。

這個瘤子擺明瞭就是來要命的,根本沒法切。

身為醫生的陳志剛,和妻子一起走上了求醫之路。

因為陳志剛的腫瘤異常凶險,要做手術就得聯合胸外科,骨科的專家級醫生同時到位,幾萬毫升的血液隨時準備,

即使這樣這個手術也是風險極大,患者隨時可能失血過多或者留下嚴重的後遺症。他的業內朋友直接告訴他,不用去北京了,意義不大。

妻子是他同一個醫院裡的護士。

沒想到的是,平時柔弱的妻子異乎尋常地堅定,要治,必須治!

然而,陳志剛的這個腫瘤存心就是來要他命的,儘管很多大醫院的醫生想幫助他,

但同時滿足那麼多苛刻的條件實在是太難。一直耽擱到12月份,仍然沒找到能收他的醫院。

陳志剛開始絕望了。陳志剛的妻子並沒有絕望,她堅信肯定有人能救自己的丈夫。

他們兩個孩子,大的8歲,結婚以來從沒拌過嘴。

她發動所有能認識的人去打聽,自己也在網上日夜搜索,而且在丈夫面前她始終就是這樣一副笑容。

此時,心灰意冷回家呆著的陳志剛,聽到了一句救了他的話:腫瘤就像喜歡陰暗的木耳,切了還長。

但是見了陽光,木耳就不長了。你的內心如果充滿陽光,生長在暗處的腫瘤也沒了機會。

陽光之下,陰霾之氣將被蕩滌乾淨。被朋友一句話點醒的陳志剛,跟妻子一起又踏上了求醫之路。

這次他不再心灰意懶,想通了,反而平靜了。內心充滿了陽光的陳志剛,果然遇到了轉機。

楊躍,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黨委副書記,胸外二科主任,博士生導師。

陳志剛夫婦在一個極其偶然的機會下,通過加號找到楊躍。萬萬沒想到的是,楊躍很痛快地答應收了他。

陳志剛說,他從診室裡出來,一口氣走了五站地回到住處,看哪裡都是陽光燦爛。人收下了,手術的凶險程度持續增加。

在陳志剛四處求醫的兩個多月,腫瘤又長大了,包繞的血管更多,侵蝕的骨骼更深。

楊躍要切除他的腫瘤,不僅僅是患者可能下不了檯子的風險,幾十年的職業聲譽也拴在了這個陰險的腫瘤上。

手術的日子終於到來。早上8:00,陳志剛的手術台前,大牌雲集。

主刀是胸外科主任楊躍,骨科等其它的科主任級專家幾乎都出現在手術室裡。

這是一個純粹考驗「刀功」的手術,幾乎沒有任何器械可以藉助,而且也沒有什麼手術耗材,全靠主刀醫生的經驗和手法,所以手術費用也相當的便宜。

手術開始。骨科專家先斷開陳志剛的鎖骨,楊躍著手清理這個炸彈。

手術從上午8點一直持續到下午兩點,附著在肋骨肌肉上8X4X2.5公分的一個大傢夥被分離下來,切除兩根肋骨,神經沒有損傷。

還有一個麻煩就是鎖骨斷開之後,肺在呼吸的時候會從這個破洞鼓出來。

於是用在疝氣修補的補片派上用場,把陳志剛破損的胸壁補上了。純手工啊。

今天是陳志剛複查的日子。他的傷口恢復得很好,從縫合的走向依然能看出當初手術時候的凶險。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