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歷史上,有很多球員雖然在大學打出很多漂亮的成績,但是進入到NBA後,由於各種原因,有的太年輕經驗不足,在大學的賽場僅僅磨練了一年就倉促進入NBA撈大錢,有些球員則很不適應NBA高強度、高對抗的比賽節奏,有的則因為傷病困擾,最終未能打出令人期待的表現。
相反,有很多在大學中並不是最突出的球員,甚至有的默默無聞,但是進入NBA後,卻表現得比在大學聯賽的要好很多,打了很多人的臉。今天,我帶大家了解8位這樣的NBA球員。
德安德魯·喬丹
2007年,德安德魯·喬丹進入德州農機大學(Texas A&M),代表德州農機大學參加大學籃球聯賽。那一年,小喬丹場均出場20.1分鐘,可以得到7.9分,4.1個籃板以及1.3次蓋帽。
隨後,小喬丹便參加了2008年NBA選秀,在第2輪總第35順位被洛杉磯快船隊選中。在進入NBA後,小喬丹進步明顯,在當時快船主力中鋒克里斯·卡曼受傷後,小喬丹把握住機會,迅速上位,成為聯盟中最出色的內線防守球員之一。生涯至今,2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第一陣容,2次入選NBA最佳陣容第三陣容,還是兩屆籃板王。
拉塞爾·威斯布魯克
2006年,拉塞爾·威斯布魯克進入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誰也沒想到,這位現在NBA身體素質最勁爆的球員,在大學一年級的比賽場均只有3.4分,而大二是12.7分,他在大學扮演的角色不大,或者說他打球的風格不受教練青睞。
在2008年,威少選擇參加NBA選秀,最終在首輪第4順位被西雅圖超音速隊(後雷霆)選中。隨即便開啟了他在NBA的出色的職業生涯,至今場均可以得到23分,6.6個籃板以及8.2次助攻,連續兩個賽季砍下場均三雙的數據,並贏得一次常規賽MVP。
吉米·巴特勒
2007年,吉米·巴特勒進入泰勒初級學院。作為大一新人,他場均可得18.1分、7.7個籃板和3.1次助攻,而身在一所小學校,巴特勒的表現得不到認同。
一年後,巴特勒得到了馬奎特大學的獎學金,作為球隊替補巴特勒場均得到5.6分和4個籃板。大學三年級,巴特勒順利成為球隊首發,場均可以得到14.7分和6.4個籃板。在大四,他的場均得分上漲到15.7分,還有6.1個籃板以及2.3次助攻的數據。
但是,這樣的數據還是引不起大部分人的關注,大學生涯結束後,巴特勒參加了2011年NBA選秀,在首輪第30順位被芝加哥公牛隊選中。隨後,他在NBA的進步十分明顯,上賽季場均22.2分,5.3個籃板以及4.9次助攻,已經連續4年入選NBA全明星陣容。
凱爾·洛瑞
在2004年,洛瑞加入了維拉諾瓦大學。在大二經歷過一個場均11分,4.3個籃板,3.7次助攻以及2.3次搶斷的賽季後,洛瑞選擇參加2006年NBA選秀,最終在首輪第24位被孟菲斯灰熊隊選中。
在生涯初期,傷病和出場機會一直限制著洛瑞的發展,在前6個賽季,他的場均得分還沒試過上雙,不過在那之後,他逐漸適應了NBA比賽的節奏,成為一名球迷熟知的小鋼炮。在來到猛龍6個賽季以來,他場均可以得到17.8分,4.2個籃板以及6.8次助攻,生涯4次入選全明星陣容。
錢德勒·帕森斯
2007年,錢德勒·帕森斯進入佛羅里達大學,代表佛羅里達大學短吻鱷隊參加大學籃球比賽。在大學打球的第一年,帕森斯場均可以得到8.1分,4個籃板,經過3個賽季的成長,帕森斯在大四的場均數據也只有11.4分,7.8個籃板。
隨後,帕森斯參加了2011年NBA選秀,在次輪第38順位被休斯敦火箭隊選中。帕森斯在火箭時期的進步非常明顯,在最後一個賽季,他場均可以得到16.6分,5.5個籃板以及4次助攻,這也為他贏得了大合同。遺憾的是,過去兩個賽季,他備受傷病困擾,巨大的年薪也淪為球隊的垃圾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