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我退出,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劉德華:不必刻意讓賢!

作者:CUP       2018-07-06 10:38:09


90年代的香港歌壇,四大天王擁有絕對的統治地位。他們是張學友、劉德華、黎明和郭富城,四人既是同一個圈內的朋友,也是分屬不同唱片公司的競爭對手。

四人各有所長,多棲發展,但競爭最激烈的還是在音樂方面。每次音樂頒獎禮,基本上都是四人承包了所有獎項,偶有芝麻遺漏​​他人。頒獎禮現場第一排中間的四個位置,多年來幾乎固定屬於他們。

黎明:我退出,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劉德華:不必刻意讓賢!

四個人中,張學友以唱功見長,唱片銷量最高;

郭富城能歌善舞,但相對來說,唱功和人氣都要輸其他三人一截;

唯有劉德華與黎明,差異性不大,都以外形帥氣而擁有超高的人氣,唱歌方面雖稍遜於張學友,但各有特色,倆人可以說旗鼓相當。所以四大天王中就以他們倆人的競爭最大。

黎明:我退出,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劉德華:不必刻意讓賢!

黎明和劉德華曾針對「四大天王」做出這樣的評價:

黎明:

四大天王作為一個名稱,會永遠存在,但我覺得它是用來開玩笑的,別人叫我黎明最開心,叫天王最難受,現在又是什麼小天王、小天後,這是沒什麼用的,或許從包裝和宣傳上講,這樣的稱號不單單對於我們四個人,也對於整個香港樂壇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長達10年的時間我們四個人包攬了大部分的獎項,也造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後果,不如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年輕人,所以後來我決定退出頒獎禮。

黎明:我退出,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劉德華:不必刻意讓賢!

劉德華:

四大天王沒有過時,年輕一代和老一代的明星是不同的,年輕人身上有很多可取的東西,比如說新音樂,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四人關係非常真誠,不會在一起開商業性質的演唱會,我們都有自己的公司,操作起來不方便,要「老」有所為,不必刻意讓賢。

黎明:我退出,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劉德華:不必刻意讓賢!

倆人的話語一對比,似乎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尤其是各自最後一句,黎明主張退出,把機會留給年輕人;而劉德華表示要老有所為,不必刻意讓賢。聽起來似是有意呼應。

為什麼兩位天王會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呢?究竟哪一位更值得尊崇呢?讓我們來細細分析一下。

首先看黎明的說法,他把「四大天王」這一稱號看得很淡,等同於玩笑,甚至排斥別人叫他天王。他雖然肯定這個稱號對於他們四個、對於整個香港樂壇確實產生了積極作用,但也帶來了不好的後果—— 包攬各大獎項的同時,等於壟斷了資源,排擠了新人的成長空間。所以他決定退出,把更多機會留給年輕人。

作為一位深受其益的當事人,能如此理性地指出它的弊端,並率先退出這場爭奪戰,黎明可以說境界很高了。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黎明也確實拿獎拿到手軟了,當年他是四人中拿獎最多的一個,再多拿幾個或少拿幾個對他來說已經意義不大,不如退出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比如創造平台來培養新人,比如慈善公益。

黎明:我退出,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劉德華:不必刻意讓賢!

事實證明,黎明在這些方面確實做出了不錯的成績,值得點贊。而他本人則十分低調和淡泊,很少公開露面和推出個人作品,但同樣也會有人說什麼「黎明不紅了」「混得不行了」之類的閒話。

再來說劉德華,面對不斷湧現的新人,他認為不必刻意讓賢,而是與大家一起努力,哪怕一起爭奪獎項,也無所謂尷尬。有人會以此道德綁架劉天王,說他一把年紀還和年輕人爭高低,是境界不高的表現。但我認為,這樣評價劉德華有失公允。他缺這幾個獎嗎?不缺。他有倚老賣老,向主辦方要過獎嗎?沒有。他僅僅是想「老」有所為,不想停下奮鬥的腳步,同時也算是以身作則來勉勵年輕人,有什麼值得指責的?

黎明:我退出,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劉德華:不必刻意讓賢!

我們都知道,劉德華自出道以來,就是圈內出了名的「勞模」,別人說他唱歌不如張學友、演戲不如梁朝偉,但他勝在勤奮與堅持。不管唱歌還是演戲,他始終在不斷努力追求進步。他不選擇急流勇退,正是他認識到自己還有進步空間,想要做到更好。別人選擇轉戰幕後,他選擇繼續在一線奮鬥,只能說明人各有志,與境界無關。甚至他這種不服老、不服輸的敬業精神,更值得我們欽佩。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這是一場蘿莉們的聖杯戰爭,看到10歲的貓娘學妹你按捺得住嗎?


爺孫戀曝光! 《宮心計2深宮計》又一宮女嫁入豪門, 富豪老公大她40歲!


劇組的導演真有才,看過這些鏡頭,才知道我們竟然被騙了好多年!


國中生改編《樂來越愛你》紀念3年校園回憶 神走位一鏡到底「拍畢業MV」驚艷全台


莫少聰要洪欣歸還18歲的兒子,張丹峰只用7字回應,網友拍手稱快!


樣貌平凡的「阿西」,竟然有個「正翻了的女兒」!與楊子儀分手又復合,「曾一度傳出婚訊」的她…


小女友coco終於說出12年前為何愛上69歲謝賢,一開口不敢相信!


42歲賈靜雯告訴你,女人不要太現實,這樣才會幸福!句句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