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心臟、防冠心病拍手臂內側
針對文章開頭提到的那種情況,補救方法很簡單,每天捏揉手臂,能把鬆弛的肌肉捏實,心臟供血也會順暢,自然不再胸悶氣短。
為什麼會有此作用呢?
手臂內側是手少陰心經的循行部位。心經起於心中,在體內和體表各有一段循行路線,體表是沿手臂內側後緣一直到小指。
心經與心血管病直接相關,主治心、胸、神志方面的疾病,以及上肢內側後緣疼痛、掌心熱等。心經經氣異常,會產生心痛、咽幹、口渴、前臂厥冷、麻痛等症。
此外,心經還可安定神志、調節心理,治療失眠健忘、神經衰弱等神經和精神疾病。
疏理心經和檢測心功能的最佳時間是 11 點至 13 點。
兩臂各捏揉加拍打 5~10 分鐘,重點按揉拍打腕部四穴(神門、陰郤、通裡、靈道)各 5 分鐘。
長期堅持可輔助調理心慌氣短、胸滿憋痛、失眠乏力、冠心病、高血壓等症。
助眠防老癡拍按神門穴
情志不暢會影響睡眠。神門為心經之原穴,即安定心神的門戶。
拍按神門穴
臨睡前點按此穴有助產生困意,調節睡眠障礙,平時經常揉按還可防治老年癡呆。神門穴還有一個很好的作用是治療暈車。
神門穴位置很深,需用大拇指的指節內側用力掐按才能達到一定刺激量,產生治療效果。
彈撥極泉調節心率,測心功能 極泉位於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它不僅可以調節心律,治療兩肋疼痛,還是檢測心血管健康的要穴。
彈撥極泉
用拇指點按極泉,然後撥動它,撥動時會觸及很多「小筋」,並產生向手指傳導的發麻感。
若麻感明顯,說明心經通暢,心血管功能正常;
若撥動時只痛不麻也不傳導,證明心血管有淤阻;
若不痛也不麻,說明心血管系統供血不足。
心痛疲勞拍按通裡穴 心動過緩的人大多在通裡穴(小指一側的腕橫紋向上 1 橫指處)有壓痛、結節等陽性反應點。
拍按通裡穴
捏拿此穴 36 次為一遍,捏拿 3~5 遍,可舒心安神。
疲憊時,兩手握拳,將手腕內側放在桌子邊緣上,從通裡穴向手肘方向推,重複 30~50 次,既可休息大腦,還可疏通心經。
40 歲後,保護心臟、穩定血壓、靈活大腦、保證睡眠是所有養生要點中最重要的部分!
這份中國中醫科學院專家總結出的方法,簡單易學、效果顯著,是每個愛護自己身體的人都需要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