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腫脹、走走就疼?巧用一味藥,緩解疼痛、對付膝蓋積水很有效

作者:CUP       2018-07-06 10:36:11


這種症狀,作為一種典型的疼痛性症狀,在患者身上常見。其典型表現,就是膝關節的腫脹、疼痛、活動受限。

有了關節積液怎麼辦?今天在這裡,我們給您說一張單味藥的臨床驗方。組方如下——

準備中藥白芷適量,研為細末,用黃酒調敷在患處,每天換藥一次即可。這個辦法,我們為您擇選自1989年的《浙江中醫雜誌》。根據報導,此方對於治療關節積液有效,一般7到10天可以見到明顯療效。主要的適用對象,就是膝關節腫脹、行動受限,走一走就會疼痛。

這裡面,主要應用的是中藥白芷。

白芷這味藥,最初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中品。它性味辛、溫,入胃經、大腸經和肺經,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宣通鼻竅、燥濕止帶、消腫排膿的功效。

我們知道,白芷,性味辛溫。性味辛溫,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通散,意味著行氣和化瘀。這樣的天性,註定了白芷擁有兩個傑出的功能。其中一個是止痛,另一個是消腫。

就止痛而言,白芷辛能行散,溫能驅寒,氣味芳香走竄而通經活絡。阻滯筋脈所導致的疼痛,白芷能夠勝任治療。對於來說,中醫認為,稟賦不足,三陰虧損,結於經絡,血脈不通,乃是致病的根由之一。白芷辛散驅寒,通利筋脈,當然就可以拿來治療了。

就消腫而言,《醫宗金鑒》認為白芷可以「通經理氣而疏其滯」,故而可以消腫。古人當然不知道關節積液產生的機理。但是從症狀來看,毫無疑問,乃是津液積滯不行所致。因此用白芷來「疏其滯」、「理其氣」,是完全可以起到治療作用的。

另外,就現代藥理研究來說,白芷的確具有解熱、抗炎、鎮痛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這也都為白芷外用治療膝關節積液,提供了理論支援。

當然,用白芷,也並非什麼情況下都可以。一般來說,腫痛的同時,表面不紅不發熱,這時候用白芷最好、最安全。也就是說,寒濕凝滯、脾腎陽虛者,用之最妙。而濕熱壅阻者,最好不要盲目應用,而是應以清熱化濕為治療的思路。

總而言之,利用白芷治療膝關節滑膜炎和關節積液,是前人的經驗之談。我們把它介紹和解讀出來,供患者參考、醫家借鑒。末了,再把好方贅述一下—— 準備中藥白芷適量,研為細末,用黃酒調敷在患處,每天換藥一次即可。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家裡種無花果,記住這2點,果子長的多又大,全家人都吃不完


見女友練瑜珈被「強拉狂頂」!男友怒分手 她委屈哭訴…眾人全歪:教練太幸福


11部「各種未來東西亂入」的歷史電影


花豹接受飼養員「馬殺雞」 秒變可愛大貓反差萌會讓你嘴角上揚


只要走路時使用「3日瘦肚法」,3個月居然可以瘦20斤


一天,爸爸問小明:小明,你覺得誰最膽小?  小明回答說:媽媽!  爸爸又問:為什麼呢?  小明說:因為.......


流浪狗一臉無辜,可憐巴巴的跟著我走,讓人捨不得將它扔下


小奶狗被扔在公交站,狗狗站都站不穩,女孩抱起後心涼了大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