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生活,每一天都過得忙忙碌碌,導致我們常常忽視了自己的健康。等到生了病,還會忍不住抱怨:
「我覺得我每天過得挺健康的啊,就是偶爾起來會忘了時間……」
「忙啊,哪有時間去鍛煉身體。」
提到健身,「我沒空」;提到睡覺,「我沒空」;提到外出走走,還是「我沒空」!
健康生活真的那麼費時費力嗎?當然不是!
其實,吃飯、鍛煉、睡覺等等日常活動都有最佳時間,只要對照著稍稍調整你的作息表,幾分鐘就能輕鬆改善現狀,再也不怕「沒時間」了!
日常起居篇
1、最佳起床時間
夏天的早上,5點~6點時,太陽初升,人體的褪黑素自然減退,就到了起床的時間。
而冬天的早上,太陽出來得晚,而清晨寒氣重,所以要等太陽升起以後,6點~7點起床比較合適。
養成早起的好習慣,不僅能讓你每天早上都神清氣爽,還可以讓你從容地安排一天的生活。
2、最佳晨練時間
晨練應該在早飯前進行,因為起床後人體從靜止變得活躍,各個器官都需要被「喚醒」。這個時候晨練,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晨練時適合用10~20分鐘做一些非劇烈的、舒展性的活動。
比如打太極、伸展運動、散步或者是簡單的瑜伽動作等,都可以提神醒腦,舒筋活血。
3、最佳工作時間
我們在上午9點以後開始工作最佳。這個時候你的早餐已經開始轉化為能量,而大腦最為活躍,思維最為敏捷,工作效率很高。
下午的最佳工作時間是在3點以後,此時大腦才擺脫了昏昏欲睡的狀態,工作能力開始加強。
4、最佳睡眠時間
中午1點~2點是最佳午休時間,睡上30分鐘左右的午覺,能夠幫你緩解疲憊,恢復好精神。
而每天晚上9點到次日凌晨5點是最佳睡眠時間,符合大自然晝夜更迭的規律。
可惜現代人很難做到早早睡覺。專家建議,最晚也應該在晚上11點以前入睡。
因為晚上11點是器官逐步進入休眠的階段,身體內部開始進行每天的清理、檢修和自我恢復。
如果睡得太晚,睡眠時間不夠,對於身體來說就相當於超負荷工作,健康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日常飲食篇
1、最佳早餐時間
我們提倡的早飯時間是早上7點~8點左右,但由於各種因素,大部分人很難做到。
如果要退而求其次的話,在起床後的1~2個小時之間吃早飯,也是種不錯的選擇。
另外,起床後人體的血糖和血壓都處於調整階段。這時喝一杯水,吃兩口清甜的蘋果,可以稍稍緩解飢餓,避免出現低血糖、血壓不穩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