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這句古老的英國諺語至今都被作為健康生活的指導方針。
蘋果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所含的纖維、抗氧化劑和類黃酮均有助於預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癌症「最恨」蘋果的理由
蘋果中含有三種成分令醫生讚嘆不已。
果膠
這種可溶纖維能有助於降低血壓和血糖,它還能幫助降低身體中的「壞膽固醇」水平,並像其他纖維素一樣,幫助消化系統維持健康狀態。
果膠還能排除腸道毒素,減少人體患癌的機率。
硼
這種蘋果中富含的營養素,可以壯骨和健腦,預防腫瘤。
槲黃素
蘋果中含有的一種類黃酮,這種營養素能降低包括肺癌和乳腺癌在內的多種癌症風險,還能減輕自由基對身體的破壞,延緩包括老年痴呆在內的各種退行性疾病的發生。
蘋果能治病?
蘋果含有豐富的鞣酸、蘋果酸、有機酸、果膠和纖維素等物質有收斂作用。
其中的果膠和纖維素又有吸收細菌和毒素的作用,所以能利腸止瀉。只需每日早晚空腹各吃1個蘋果,即可見效;治療水瀉則用半成熟蘋果適量加水煮,連湯食之。
蘋果含有較多的鉀,較少的鈉,蘋果中的鉀能與體內過剩的鈉結合,使之排出體外。因此,常吃蘋果或常飲蘋果汁,對於高血壓患者很有好處。
近年來,歐美及日本等國的醫學家研究證明,蘋果能像降血脂藥物一樣,使血液中膽固醇降低。
蘋果中含有的大量維生素、蘋果酸,能促使積存於人體內的脂肪分解。脂肪過多者,需要吃一些酸蘋果。
蘋果能抑制癌症!
日本弘前大學的研究證實,蘋果中的多酚能夠抑制癌細胞的增殖。
而芬蘭的一項研究更令人振奮,蘋果中含有的黃酮類物質是一種高效抗氧化劑,它不但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劑,而且是癌症的剋星。
法國國家健康醫學研究所的最新研究顯示,蘋果中的原花青素能預防結腸癌。
吃蘋果可以起到幫助「溶解」血管中導致心臟病的「元兇」——血栓。
小貼士
50歲以上建議每天一個蘋果,能夠有效的保護心臟、清掃血管。
關於蘋果
你最關心的4個問題
1、吃蘋果到底要不要削皮?
蘋果皮里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但人們又擔心會有農藥殘留。其實,目前正規種植的蘋果,基本都符合無公害標準,並且在蘋果『小時候』就已經『套袋』,基本接觸不到農藥,可以用水洗凈直接吃。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姜微波則提醒:在流動攤販那裡購買的廉價蘋果,或是殘次蘋果產品中夾雜的落地果,受農藥污染的幾率較高,並且可能打上了白蠟,削皮後再食用更安全。
2、哪種顏色的蘋果最有營養?
從紅富士、黃元帥到澳洲青苹,雖然這些蘋果外觀差異很大,但只是糖分、有機酸等含量有異,營養幾乎相同。
3、每天到底吃多少蘋果?
天津營養學會理事長付金如表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吃200—400克水果,基本上一個大的富士蘋果就能滿足。不過,沒有必要恪守『每日一蘋果』,每周3-4個即可,可以穿插吃些其他時令水果。
此外,由於蘋果質地較硬,吃的時候最好細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以免損傷腸胃,吃蘋果最好的時候是在兩餐之間。
4、每天吃2個可遠離心臟病、中風風險
每天一個蘋果可預防心臟病發作,效果等同於服用他汀類藥物。每天吃一個蘋果的人,如果再吃第二個蘋果,那麼還會收到額外12%的保護效果。換言之,果蔬攝入量越多,死於心臟疾病的風險越低。
在蘋果製品的加工過程中,果汁的營養損失最少。果醬由於需要加熱,可能會損失部分水溶性維生素,並會添加較多的糖,所以不建議大家代替真正的水果哦!
不過,其他的蘋果製品還包括蘋果酒,度數不高但口感清醇,老人可以喝一點;蘋果醋有減肥功效,但儘量別空腹喝。